2025年7月16日,來自北京對外經貿大學附中(北京94中)的學生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他們齊聚張家口航空科技體驗館,開啟了一場充滿驚喜與知識的航空探索之旅。這座由張家口機場 T1 航站樓改建而成的科技殿堂,建筑面積達 5400 平方米,融合了 “研學 + 文旅 + 博物館” 的創新模式,為學生們呈現了一個跨越歷史與未來、虛擬與現實的航空世界。

序廳中播放的影片名為《星火》。這部影片以生動的畫面和詳實的資料,帶領學生們回顧了中國航空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仿佛將他們帶入了那段充滿激情與奮斗的歲月,點燃了學生們心中對航空事業的熱愛之火。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學生們步入飛行探索區,宛如穿越時空,見證了人類對飛行夢想的不懈追求。從達?芬奇的撲翼機到蒙哥爾費兄弟的熱氣球,從桑托斯?杜蒙的 1 號飛艇到馮如的 “馮如一號”,一件件珍貴的飛行器模型訴說著先驅們的勇敢嘗試與偉大創舉。這些展品不僅是科技進步的象征,更是人類勇于突破、敢于創新的精神見證。

在航空科技區,一幅 “國產飛機全系圖譜(1950 - 2025)” 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這幅長屏詳細展示了我國在過去 75 年間制造的所有軍用和民用飛行器,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仿制飛機到如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機型,每一架飛機都承載著中國航空工業的奮斗與輝煌。學生們紛紛駐足,仔細閱讀著每一款飛機的介紹,為我國航空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無比自豪。輕點圖譜上的飛機圖形,詳細的技術參數和研發故事便一一呈現,讓學生們對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發動機模型展示區同樣備受關注。講解員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和內部構造,學生們圍在發動機模型旁,好奇地觀察著每一個部件。他們了解到發動機作為飛機的 “心臟”,對于飛行性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深刻體會到了航空科技的復雜性和精密性。

螺旋槳的奧秘也在講解中逐漸揭開。通過實物展示,學生們明白了螺旋槳是如何通過旋轉產生推力,推動飛機前進的。他們親手轉動螺旋槳模型,感受著其中蘊含的力量,對飛機的動力系統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學生們來到了模擬飛行體驗區,這里成為了他們的歡樂天堂。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坐上模擬飛行駕駛艙,緊緊握住操縱桿,眼睛緊盯著屏幕,仿佛自己真的成為了一名翱翔藍天的飛行員。隨著飛機在屏幕中起飛、爬升、巡航、降落,學生們的臉上洋溢著興奮與自豪。通過模擬飛行,他們不僅體驗到了飛行的樂趣,更對飛機的操控原理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當學生們站在空氣炮裝置前,看著那造型獨特的 “炮筒”,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工作人員先向大家講解了空氣炮的工作原理 —— 利用瞬間釋放的壓縮空氣形成高速氣流,這與航空領域中氣體流動的基本原理息息相關。講解結束后,學生們輪流上陣體驗,在玩樂中不知不覺加深了對空氣動力學的初步認知。

此次張家口航空科技體驗館之行,不僅讓北京對外經貿大學附中(北京94中)的學生近距離接觸了航空科技,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航空夢想的種子。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種子將在知識的澆灌下茁壯成長,為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你也對航空科技充滿好奇,不妨走進張家口航空科技體驗館,開啟屬于自己的航空探索之旅。

來源: 科普67612aa1f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