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婷婷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審核:賈 音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副研究員
一、流感的基本認識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與普通感冒不同,流感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和變異能力,主要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節性流行的主要病原體。
2.流感有哪些典型癥狀?
(1)全身癥狀:突發高熱、寒戰、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2)呼吸道癥狀:干咳、咽痛。
(3)并發癥風險: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嚴重并發癥。對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威脅更甚!
圖1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二、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什么區別?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部分癥狀類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以大致的區分。
圖2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三、為什么要做流感病毒檢測?
流感病毒檢測的目的是確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流感病毒,以及感染的是哪種類型的流感病毒。這對于流感的診斷、治療和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1.明確診斷:流感的早期癥狀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難以通過臨床表現進行區分。通過流感病毒檢測,可以盡早明確診斷,避免誤診和漏診。
2.指導治療:流感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藥物和對癥治療。確診后48小時內使用奧司他韋等抗病毒藥物效果最佳。
3.疫情防控:流感病毒檢測可以為公共衛生決策提供依據,如隔離患者、加強消毒、推廣疫苗接種等,防止流感的進一步傳播。
四、流感的實驗室檢查
1.一般檢查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一般不升高或降低,重癥患者的淋巴細胞計數明顯降低。
√血液生化檢查:可有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肌酐等升高;少數患者肌酸激酶升高;部分患者會出現低鉀血癥等;休克患者血乳酸可升高。
2.病原學檢查
√快速抗原檢測:門診首選。采集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操作簡便快捷,通常15~30分鐘出結果,但該方法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相對較低,容易出現假陰性和假陽性結果。
√核酸檢測:是目前流感病毒檢測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快速、靈敏、特異等優點,且能區分病毒亞型,有助于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但需要專業的實驗室設備和人員操作。
√病毒培養:該方法操作復雜且耗時長,對實驗室條件要求較高,不適合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3.血清學檢查:主要用于流感的回顧性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不適合在急性期診斷中使用。
五、流感病毒檢測的注意事項
1.標本采集:常用標本包括鼻咽拭子、咽拭子、鼻洗液等。采集時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避免污染和標本干燥。
2.檢測時機:流感病毒在發病初期的濃度最高,因此,在發病后24~72小時陽性率最高。
3.結果解讀:流感病毒檢測結果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史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陰性結果不能完全排除流感病毒感染,陽性結果也需要考慮假陽性的可能性。
六、流感的科學預防——三道防線
1.疫苗接種: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每年10月底前接種最佳,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者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
2.藥物預防: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建議對未接種疫苗的高危接觸者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使用時間應不遲于接觸后48小時內。
3.日常防護: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必須接觸時應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圖3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流感病毒檢測是科學防控流感的第一步。通過及時、準確的檢測,可以早期診斷流感、指導治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減少流感的傳播和危害。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流感病毒檢測的方法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未來,更加快速、靈敏、特異的檢測技術將為流感的防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最后,讓我們牢記流感預防口訣:
流感季節到,預防要趁早。
勤洗手,戴口罩,
打疫苗,健康保。
多通風,少聚集,
健康生活,流感遠離。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