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是哪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急性期應采取何種措施促進康復?”“肝功能檢查中,哪項指標升高通常提示肝臟損傷?”“對于脂肪肝患者,飲食應怎樣?”……
在我們身體內部,有一個“超級化工廠”——肝臟,它承擔著代謝、解毒、免疫防御等多重功能,對維持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然而,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與多樣化的環境挑戰下,肝臟健康面臨著嚴重威脅,各類肝臟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
病毒性肝炎,作為威脅肝臟健康的“頭號敵人”,其傳播之廣、危害之大令人觸目驚心。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病毒性肝炎的患病者數量高達約3.04億,年死亡130萬人,且死亡率呈上升趨勢。除此之外,現代生活方式催生的健康殺手同樣不容小覷,長期大量飲酒引發的酒精性肝炎,高熱量飲食引發的脂肪性肝炎,以及盲目用藥、過度保健導致的藥物性肝炎,正從不同維度侵蝕著肝臟健康。
守護肝臟健康,預防是關鍵。接種肝炎疫苗是對抗病毒性肝炎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完成全程接種能有效預防乙肝病毒感染,保護率通常可達90%–95%。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飲食均衡,控制飲酒,減少高油、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規律生活作息,避免熬夜,讓肝臟在夜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復;同時,堅持適度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
為提高公眾對肝臟健康的關注,普及肝炎防治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推出全民護肝 天下無“炎”專項答題活動。
掃描下方二維碼
立即參與全民護肝 天下無“炎”專項答題
本次專項答題得到了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大力支持****背景知識
2025年7月28日是第十五個“世界肝炎日”。
肝炎分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肝臟傳染性疾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我國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主要由代謝異常(如脂肪肝)、毒性物質(如酒精、藥物)或自身免疫反應等因素導致的肝臟炎癥損傷,一般不具傳染性,通常不會通過日常接觸或血液、體液傳播。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通過線上設置每日答題、限時挑戰答題、PK答題、專項答題等不同模式,讓您在碎片化時間利用“小屏”提升科學素養。您還可以通過“測測你的數字科學素養”模塊進行自測,了解自己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與思想、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同時,大賽還將從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學家精神、應急科普、熱點話題等不同角度,與相關單位合作開展不同主題的專項答題活動。
來源: 天津市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