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煙就不會得慢性阻塞性肺?。–OPD)?

種觀點是錯誤的。

盡管吸煙被認為是慢性阻塞性肺?。–OPD)的首要誘因,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元兇。研究顯示,從不吸煙者竟占全球COPD病例的四分之一到一半。[1]這意味著,即便從未吸過一支煙,也完全有可能患上這一嚴重的慢性肺病。

在國際“阻塞性肺病負擔研究”(BOLD)中,研究者分析了14個國家共4291名從不吸煙的參與者,發現其中約12%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即使剔除吸煙的影響,這些患者的氣道阻塞、肺功能受損依然明顯,有的甚至病情較重卻從未被正式診斷。[1]

《柳葉刀·呼吸醫學》也指出,非吸煙者患COPD的風險因素多種多樣,包括空氣污染、生物質燃料(如木柴、煤)暴露、粉塵和有害氣體的職業接觸、童年時期的肺部感染或哮喘控制不良、二手煙暴露、肺結核病史、低社會經濟地位等。許多女性和低收入人群由于長時間接觸廚房煙霧或居住環境污染,也構成了高風險群體。[2]

與吸煙相關的COPD相比,非吸煙者的COPD癥狀可能較輕,氣流受限程度較小,但仍可能出現反復急性加重,甚至肺功能持續下降。此外,這類患者的疾病常被漏診或誤診,延誤治療時機。[2]

所以,不吸煙并不等于遠離COPD。如果有長期咳嗽、咳痰、氣喘等癥狀,即使從未吸煙,也建議及早進行肺功能檢查,明確病因、規范治療。預防COPD,不僅要戒煙,更要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粉塵接觸和呼吸道感染的發生。

參考資料

[1]Lamprecht B, McBurnie MA, Vollmer WM, et al. COPD in never smokers: results from the population-based burden of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study. Chest. 2011;139(4):752-763.

[2]Yang IA, Jenkins CR, Salvi S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never-smokers: risk factors, path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Lancet Respir Med. 2022;10(5):497-511.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