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千屈菜
太原植物園中醫藥養生文化園以匯聚中華智慧,傳承草藥精髓為使命,致力于向公眾普及中草藥的深厚知識。每一種草藥,都蘊藏著大自然的恩澤與古人的智慧,它們以獨特的生命力,為人類的健康保駕護航。我們希望通過科普教育,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并善用這些自然寶藏,從而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走進中醫藥養生文化園,讓我們一起揭開草藥的神秘面紗,領略其神奇的魅力。
分類學位置
維管植物門 Tracheophyta >>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 千屈菜屬 Lythrum
俗名
水柳、中型千屈菜、光千屈菜
形態特征
根莖粗壯;葉披針形或寬披針形,無柄;花序簇生,呈聚傘狀,花梗及花序梗甚短,花枝似一大型穗狀花序,紅紫色或淡紫色,苞片寬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果實為蒴果,扁圓形。千屈菜的花期為7~9月,果期為9~10月。
分布
千屈菜原產歐洲和亞洲的溫帶地區,中國南北各地的湖灘、沼澤、濕地草叢或天然水溝旁均有野生。
藥用價值
據《貴州民間藥物》記載,千屈菜全草可入藥。性寒,味甘,有清熱、止血崩的功效。
圖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來源: 太原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