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內江這座被稱為“甜城”的城市里,內江糖業歷史博物館宛如一位靜默的時光記錄者,珍藏著無數見證城市興衰的文物。其中,一套沱江流域制糖木模具,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工藝魅力,成為了館內極具代表性的藏品,無聲訴說著內江輝煌的糖業歷史 。
圖片來源:網絡
這套制糖木模具,由多塊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模具組成,主要以堅硬耐磨的優質木材雕刻而成,表面紋理清晰,歷經歲月洗禮,依然保存完好。模具上雕刻著各種精美的圖案和文字,有傳統的花鳥魚蟲、吉祥紋樣,還有與制糖相關的商號、產地等信息。這些雕刻工藝精湛,線條流暢,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智慧。
內江的制糖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唐代,這里就開始種植甘蔗并制作糖品。到了明清時期,內江的糖業發展達到鼎盛,成為了聞名全國的“甜城”,所產的糖遠銷國內外。而這套制糖木模具,正是那個輝煌時代的產物。它見證了內江糖業從家庭作坊式生產逐漸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歷程。在過去,制糖師傅們用這些模具精心制作出一塊塊形狀規整、圖案精美的糖品,它們不僅是商品,更是承載著內江人民智慧與情感的藝術品。
圖片來源:網絡
從制作工藝上看,這些木模具的設計極為精巧。不同的模具對應著不同的制糖環節,有的用于制作糖塊的雛形,有的用于雕刻糖品表面的圖案。使用時,將熬制好的糖漿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便能得到造型獨特、美觀大方的糖品。這種傳統的制糖工藝,體現了內江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創新精神。
除了實用價值,這套木模具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模具上的吉祥紋樣,如龍鳳呈祥、福祿壽喜等,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商號和產地等文字信息,則反映了當時內江糖業的商業繁榮和品牌意識。它們不僅是制糖工具,更是內江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內江人的記憶和情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制糖工藝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手工制作方式,這些制糖木模具也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然而,它們的價值卻愈發凸顯。內江市博物館將其精心收藏、展示,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內江的糖業歷史和傳統文化。每當人們駐足在這套木模具前,仿佛能穿越時空,看到當年內江糖坊里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聽到制糖師傅們的吆喝聲,聞到空氣中彌漫的甜蜜糖香。
這套沱江流域制糖木模具,不僅是內江市博物館的珍貴藏品,更是內江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家鄉曾經的輝煌,要傳承和弘揚先輩們的勤勞與智慧,為家鄉的發展繼續努力奮斗。 它也讓每一個來到博物館的人,深刻感受到內江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韻味和文化魅力,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中,觸摸到家鄉跳動的文化脈搏。
來源: 天生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