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流感后會終身免疫?
這種說法以偏概全,存在誤導。
流感病毒最大的特點是“善變”,尤其是甲型流感,其表面蛋白如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不斷發生“抗原漂移”,導致病毒株頻繁更新。盡管一次感染后人體會產生針對該毒株的抗體,但這種保護力并不意味著對未來所有流感病毒的免疫。研究發現,感染某一毒株后,血清中針對該株的抑制抗體(HI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衰減,且對抗原變異后的毒株保護效果顯著下降。[1]
更重要的是,免疫記憶受到“首次印記”效應的影響。研究表明,一個人首次接觸流感病毒的年齡和病毒亞型,會對其終生免疫譜產生深遠影響。例如,在童年時期首次暴露于某個特定H1N1株的人,往往對該株及其近親具有更強的免疫反應;但對抗其他類型流感病毒時卻不一定有效。[1]這說明即使曾經得過流感,也只是對當時的毒株形成了一定免疫,難以應對未來的新變種。
還有研究指出,雖然自然感染確實比疫苗激發更廣泛的抗體反應,并可增強后續疫苗的免疫效果,這種“免疫印記”可能持續多年,甚至增強對抗原漂移株的交叉保護力,但這種效應因個體而異,并不能替代每年的疫苗接種。[2]
因此,“得一次就終身免疫”在流感面前并不成立。流感不是水痘,它沒有一個恒定的病毒株。每年的疫苗接種,正是基于對流行毒株的預測更新。即便曾經感染過,也不能掉以輕心。預防流感,最可靠的方式依然是每年接種疫苗,保持警惕。
參考資料:
[1]Delabre RM, Salez N, Lapidus N, et al. Immunity against influenza A(H1N1) infections is determined by age at the time of initial strain circulation. Epidemiol Infect. 2017;145(1):141-147.
[2]Kim JH, Liepkalns J, Reber AJ, et al. Prior infection with influenza virus but not vaccination leaves a long-term immunological imprint that intensifies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antigenically drifted vaccine strains. Vaccine. 2016;34(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