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陳爺爺(化名)在單位體檢時發現胃部有一個1.5cm×1.0cm的黏膜隆起,活檢確診為早期胃癌。
(▲圖:ESD術后病理檢查結果)
到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后,羅鑫醫生告訴他:“還好發現得早,可以做‘無切口’的胃ESD手術,不用開刀。”陳爺爺順利完成手術,術后胃功能完好。
什么是“沒有切口的胃癌手術”?
傳統胃癌手術需要“開腹”,甚至切掉一部分胃。而“ESD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是一種“無切口”的微創手術——醫生只用一根細長的內鏡(帶攝像頭和工具的軟管)從嘴巴進入胃里,找到腫瘤,像“削蘋果皮”一樣把癌變的黏膜層完整切掉,體表沒有任何傷口,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胃功能!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的適應癥有哪些?
1.早期胃癌
2.早期食管癌
3.間質瘤
4.結腸早期腫瘤
5.較大的胃息肉或腸息肉等惡性腫瘤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的優點
1.創傷小:ESD手術只是局部切除黏膜,對全身狀態影響小。
2.恢復快:由于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
3.準確率高:手術切除時可以獲得較為完整的病灶組織,有利于提高術后病理檢查的準確性。
4.復發率低:對于符合條件的病變,ESD手術后病變復發率較低。
術后注意事項
1.飲食:術后需禁食一段時間,待醫生評估后可逐漸過渡到半流食、流食和普食。飲食應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2.運動:術后可適當活動,但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
3.復查:術后1年內每3個月復查,之后每年復查一次。
早期胃癌的警示信號
1.持續上腹隱痛
2.不明原因黑便、貧血
3.食欲下降、消瘦
消化內科主任羅玉蘭建議:4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或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定期做胃鏡篩查。ESD為早期胃癌患者提供了“無切口、保胃功能”的根治方案。陳爺爺的幸運在于早發現、早治療。健康無小事,胃腸鏡檢查要重視!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 李雅冰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 李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