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孩子們盡情享受著自由時光,而三伏天這個高溫酷暑的階段,恰恰藏著孩子生長發育的 “黃金機會”。從中醫角度看,此時做好清內熱、調脾胃的工作,能為孩子的生長掃清障礙。
夏季陽光充足,有助于維生素D合成,運動量增加還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再配合科學的干預方法,身高很可能迎來“加速期”。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提醒,不過,在三伏天幫助孩子長高也有講究,這三大誤區一定要避開:
孩子長高三大誤區
誤區一:盲目補鈣
過量補鈣會導致骨骼提前閉合,反而影響長高。每日鈣攝入量建議:
誤區二:忽視睡眠
運動是“助力器”,睡眠才是“發動機”,每天保證8-10小時睡眠,對長高來說更重要。
誤區三:過度貪涼
空調溫度低于26℃,孩子光腳踩地板,寒氣入侵會影響血液循環和骨骼發育。從中醫角度來看,寒氣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間接影響長高。
想要讓孩子在三伏天高效長高,合理利用一天中的各個時段至關重要。不同時間段身體狀態不同,對應的干預方式也各有側重,科學規劃才能讓長高效果最大化。
三伏長高時間表
7:00-7:30 晨起激活
經過一夜睡眠,骨骼放松,此時可做“長高喚醒操”:踮腳尖、擴胸跳、摸腳尖各10次,動作需緩慢,避免拉傷。
中醫建議,可配合按揉涌泉穴1分鐘,激發腎氣。之后喝杯溫白開水,促進循環。
7:30-8:30 早餐營養
早餐應富含鈣、蛋白質和維生素,如牛奶、雞蛋、全麥面包加蔬菜等。可將蝦皮磨粉撒在食物中補鈣。
中醫推薦,加一小碗蓮子百合薏米粥,可清內熱,幫助孩子生長發育。
9:00-10:00 戶外補鈣
此時陽光紫外線適中,帶孩子戶外活動20-30分鐘,進行跳繩、打籃球等運動,補充維生素D。中醫認為,此時接觸陽光能“采陽氣”,刺激背部膀胱經,促進氣血循環,助力骨骼發育。
12:00-13:30 午餐調理
夏季高溫,孩子易食欲不振,午餐應清淡易消化,如清蒸魚、豆腐燉排骨、冬瓜海帶湯等,忌冷飲和油炸食品。
中醫強調“脾為后天之本”,午餐可吃些山藥炒木耳以健脾養胃,飯后半小時順時針揉腹20圈,可助消化。
16:00-17:00 午后運動
下午氣溫稍降,適合跳躍類運動,如摸高10-15次、蛙跳3組(每組 5 次),運動后適量飲用淡鹽水或綠豆湯補水。中醫認為,孩子運動后氣血活躍,此時可捏脊5遍,能疏通經絡、調和脾胃。
18:00-19:00:晚餐適量
晚餐七分飽即可,可選擇雜糧粥、蔬菜沙拉、蒸蛋羹等,睡前3小時吃完晚餐。睡前孩子若餓,可喝杯熱牛奶緩解。有口干、大便干等內熱癥狀的孩子,可加份冬瓜丸子湯清熱。
21:00-21:30 安睡助長
生長激素在夜間深度睡眠時分泌旺盛,尤其是23:00至凌晨1:00,建議孩子21:30前入睡。睡前2小時遠離電子產品,夏天臥室溫度控制在 26-28攝氏度。
中醫建議,可睡前按揉百會穴1分鐘,助孩子進入深度睡眠。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時間表,若孩子運動后疲憊,可適當減少運動量;若消化不好,飲食上多做清淡易消化的調整。如果孩子每年身高增長低于5厘米,或明顯低于同齡孩子,建議及時來到正規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問題。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董曉斐
指導專家: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身高管理門診主任醫師董曉斐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董曉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