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全國多地出現了暴雨。
在暴雨侵襲下多地出現道路積水現象,“鼠尿病”話題引發熱議,登上熱搜。
什么是“鼠尿病”?有何典型癥狀?汛期降雨頻繁這個病該如何預防?一起來了解。
什么是鼠尿?。?/strong>
“鼠尿病”其實就是醫學上常說的鉤端螺旋體?。ê喎Q鉤體病),老百姓稱之為“打谷黃”“稻疫病”,這是一種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人獸共患病,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是我國法定報告乙類傳染病。
**該病的典型癥狀為高熱、頭痛、眼結膜充血、小腿痛、乏力等。嚴重的鉤體病以黃疸、腎功能不全和出血傾向為特征。**嚴重肺出血是重癥鉤體病的重要表現,雖然罕見,但致死率高達50%-70%。
圖源:廣州疾控i健康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2024年我國鉤端螺旋體病發病數為459例,無死亡病例。該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在我國流行的季節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下雨之后,需格外注意。
“下雨時,這些藏在動物尿液里的鉤端螺旋體可能隨著雨水一起流到水坑里,如果有人接觸到了污水,比如在小溪里玩耍、在田間勞作、在水上作業、在野外游泳等,鉤端螺旋體就會趁機侵入人體。”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醫師李凌華說。
只有老鼠才會傳播鉤體病嗎?
鉤體病的宿主動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我國已從67種動物中分離到鉤端螺旋體,其中與人類關系密切的主要宿主動物包括黑線姬鼠、黃胸鼠等鼠類和豬、犬等家畜,它們通過尿液長期排菌污染環境,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
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或皮膚有破損時,接觸到污水、土壤等環境就容易感染。此外,老鼠啃食過的食物、飲料、外賣等,也可能成為間接傳播媒介,需警惕食源性感染風險。
因此,被洪水泡過的飲料、食物等絕對不能再食用。
圖源:央視新聞
就在這個月,據瀟湘晨報報道,馬來西亞一名23歲的青年疑似因飲用未清洗的罐裝飲料,染上了”鼠尿病“,出現癥狀后,僅過去了4天便不治身亡,醫生表示,短短4天,腎臟、肺部、神經系統和心臟均遭嚴重破壞。
發熱 頭痛 小腿痛 留意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侵襲力較強,一端或兩端黏附即可穿透皮膚、黏膜,也可從破損部位對人體形成侵襲并快速繁殖,直接進入或通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液系統, 造成鉤端螺旋體血癥。
圖源:海南疾控
李凌華表示,鉤端螺旋體侵入人體后,會引發一系列癥狀,一開始可能只是普通的發熱、頭痛、全身乏力,讓人誤以為只是一場小感冒。但隨后,會出現肌肉酸痛,尤其是腓腸?。ㄒ簿褪俏覀冃⊥鹊募∪猓弁疵黠@,眼結膜也可能充血變紅。
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出現黃疸、出血傾向、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癥狀,在極少數情況下,鉤端螺旋體病可發展為重癥,出現肺出血、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研究顯示,人群對鉤端螺旋體病普遍易感,但該病在年齡、職業和性別分布上存在較大差異。病例主要發生在20-49歲的青壯年患者中,占發病總數的70%以上;職業以農民為主,其次為學生和從事野外作業的人群;男性鉤端螺旋體病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死亡風險發生在50-59歲的中年男性群體。
**假如接觸雨后積水后,身體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等癥狀,應盡快就醫,**專家表示,鉤端螺旋體病經過治療后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康復。
如何預防鉤體病?
暴雨天氣,非必要不出門,如果必須外出要避免接觸受污染的水;進行田間勞作、水上作業等活動前,應盡量做好防護措施,如穿防水靴、戴手套等;避免在不明水質的水域中游泳。
對于家養動物,應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和體檢,同時保持其生活環境的清潔衛生;避免接觸野生動物,特別是老鼠等可能攜帶鉤端螺旋體的動物。
鉤體病是疫苗可預防疾病,目前,我國不安排鉤體疫苗的常規接種,發生鉤體病疫情或發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體病暴發流行時,會對重點人群進行鉤體疫苗應急接種。
不可以用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臉及洗滌其他物品。
加強手衛生,準備食物、哺乳前、飯前、便后、護理病人前后、接觸動物或動物尸體后、接觸垃圾后等均需要洗手。
洪水帶來的潮濕環境易誘發室內霉菌滋生,影響呼吸系統健康。返家前應徹底通風、清潔,必要時對房屋進行除濕和消毒處理。
洪澇災害防疫指南
今年北京發布首個暴雨紅色預警,密云水庫泄洪……
為增強大家的自我防護意識,保障大家的身心健康安全,小編整理了一份“洪澇災害防疫指南”,請大家收好!
一、 預防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洪澇災害后最常見的疾病。預防腸道傳染病要防止“病從口入”:不喝生水,喝開水;食物要徹底煮熟;不吃腐爛變質食物;熟食要有防蠅設備;飯前便后洗手;及時對病人的排泄物進行消毒處理。
二、 預防皮膚病
皮膚潰爛和皮膚病。下水勞動時,應每隔1-2小時出水休息一次,并立即認真清洗體表皮膚。若有傷口應立即脫離接觸污水的工作,抓緊處理傷口。洪澇災害后,尤其是內澇積水長期不退的區域,皮炎發病率較高。應盡量避免手腳長時間浸泡在水中,預防皮膚潰爛和皮膚病。
三、預防自然疫源性疾病
洪災期間,自然疫源性疾病易流行暴發。如腎綜合征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要做好“三防”:防治蒼蠅、蚊子和老鼠的危害??衫梦脦ぁ缥盟?、滅鼠藥等進行防蚊滅鼠,同時要改善環境衛生,降低蚊密度和鼠密度。
四、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雖然洪災多發生于夏季,但仍存在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要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加強手衛生。若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應及時就醫。
洪水退后防疫情,是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飲水安全。不喝生水,盡量喝燒開的水、未被污染的瓶裝水等;不用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盛水器具要經常消毒;保護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其周圍環境;在指定地點堆放生活垃圾、傾倒生活污水和糞便。
二、嚴把食品衛生關。嚴禁食用不衛生的食品,受潮、霉變、污染的食品和淹死、死因不明的禽畜類不能食用;瓜果要洗凈去皮再吃;食物均應煮熟煮透,嚴禁生食。
三、注意環境衛生。洪水過后,盡快清理垃圾;對淹沒過的場所要進行消毒。
四、注意手衛生。準備食物、哺乳前、飯前、便后、接觸動物或動物尸體后、接觸垃圾后、處理傷口前后等情況下,均需要洗手。洗手時,最好用肥皂和流動水清洗,并及時擦干;不可以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臉,以及洗滌其他物品。
五、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如果出現腹瀉、嘔吐、發燒或腹痛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提醒大家
近期北京正值汛期
出門時應注意避開路面積水
若腳上、腿上有傷口應避免蹚水
一旦出現發熱、頭痛、小腿痛
需盡快就醫
來源:央視新聞、瀟湘晨報、國家應急廣播、北京疾控
來源: 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