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門診的時候總是可以遇到一些病人或家屬在咨詢:醫生,我想檢查一下我的肝臟怎么樣,想抽血看看肝功能。而且還一再強調只做這個肝功能。
這個時候的我,往往會問問病人有沒有肝炎病史、肝癌家族史、高脂血癥、飲酒史等等肝病的常見高危因素,然后苦口婆心的建議患者做個肝臟彩超。正是因為見多了肝功能正常的許多肝病,我們從事肝臟疾病診治的醫生才會強調肝臟彩超的重要性。而這一結論的得出,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什么情況下肝功能正常,也可能有肝病?
1.病毒性肝炎的免疫耐受期:這時候機體尚且能跟肝炎病毒相抗衡,機體和病毒處于一種相互耐受的狀態,肝臟炎癥不是特別明顯,或者說通過肝功能檢查還不能反應出炎癥反應,但是肝臟實際是有慢性炎癥的,反復的炎癥可能導致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而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的早期(代償期),肝功能檢查可以完全正常。
2.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種進展較緩慢的疾病,單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可以較長時間沒有肝功能的異常,也可以跟病毒性肝炎一樣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3.肝硬化、肝癌:當各種原因引起肝硬化和肝癌時,如果所導致的肝臟炎癥反應不明顯,那么肝功能檢查是完全可以正常的。
肝臟彩超能發現什么?
肝臟超聲是一種通過高頻聲波掃描肝臟區域,獲取肝臟形態、結構、血流等信息的技術。肝臟彩超能夠檢查出肝臟的大小和形態、肝臟回聲、肝臟血流走行、肝臟病變及胰腺、門靜脈血管、膽囊及囊內的情況,是肝臟健康狀況和疾病程度判定的一種重要的影像檢查方式。
與肝功能檢查、FibroScan、CT、MRI等診斷方法相互補充,共同對肝臟損傷程度及有無實質性占位性病變診斷提供依據,是肝癌篩查的首選方法之一。目前我國最新的肝癌診治指南明確指出,建議肝臟彩超聯合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癌的篩查。
肝臟彩超有什么優勢?
1.性價比高:肝臟彩超能發現絕大多數的肝臟結石、腫瘤、炎癥等改變,能判斷有無肝臟實質的改變,有無肝硬化及并發癥的發生等,而且相比CT檢查,其價格要便宜。
2.可獲得性強:肝臟B超檢查可以在超聲檢查室,也可以在住院患者的床旁進行,即便是基層衛生單位也能開展,這是CT所不能比擬的。
3.無輻射性:CT的重要缺點之一就是其輻射性,對于部分患者可能并不能適用,如孕婦、幼兒,也比如擔心輻射致病的部分病人。
4.無創性:肝臟超聲是通過聲波傳導而成像的,相比造影、肝穿刺活檢等檢查具有無創的特點。
5.對于某些疾病可能優于CT平掃發現:肝臟B超對于肝臟彌漫性病變是比較敏感的,比如脂肪肝,就筆者的經驗來說,同一個患者CT平掃沒有發現的脂肪肝通過肝臟B超可能能發現。
另外,對于門靜脈的血流、寬度(肝硬化門脈高壓的重要觀察指標)、肝癌的血管累及情況等,某些時候肝臟B超可能優于CT平掃。最后,對于腹水的定量檢測,B超也是優于CT平掃的,前者可以明確腹水的深度,便于患者治療前后的效果評價。
肝臟B超的缺點
任何檢查都有其優缺點,除非有一種檢查A在各方面的優勢都能碾壓另一種檢查B,那么B檢查可能會退出歷史舞臺,否則A和B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互補性和局限性。肝臟B超也不例外。
肝臟B超的局限性是圖像質量和檢查結果易受設備性能、患者胃腸道內氣體和操作者技術水平等因素影響。
另外,對于一些病灶可能不如CT或MRI那樣成像清晰。因此,在行肝臟彩超檢查前,我們要求患者空腹,但也并不是空腹越久越好,因為空腹時間太長也可能出現膽囊收縮、胃腸積氣等情況而影響結果的判讀。
肝臟B超結果怎么判讀?
明確的診斷字眼是很明顯的,即便缺乏醫學常識的人至少也知道得了什么“病”。然而重要的是那些需要引起重視的“似是而非”的報告。
1.肝臟回聲增粗增強,分布不均:多見于長期的慢性炎癥的患者,如脂肪肝、慢乙肝、丙肝等。如果隨著檢查監測病情發展應高度警惕出現肝細胞變性,壞死、增生。
2.肝實質彌漫性改變:多見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纖維化患者檢查提示,通常意味著肝臟出現彌漫性病變,而非局限于某一區域。
3.肝臟占位性病變:肝臟占位性病變是指在均勻密度的肝實質上出現的異常回聲區域,可能是惡性腫瘤,也可能是良性的,這種情況往往需要結合CT、MRI等其他影像學結果以及抽血等實驗室檢查來判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原發性肝癌診治指南(2022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22,30(4):367-388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J].協和醫學雜志,2024(03):62-89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中心醫院 鄧葵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益陽市中心醫院 鄧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