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二者的有機融合對于提高管理效能、增強組織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聯系,探討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發現,實現融合的關鍵在于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培養復合型人才、加強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具體措施包括: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建立考核評價體系;運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加強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管理能力;構建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數據互通。通過這些舉措,可以有效促進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管理效率,增強組織凝聚力,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制度機制;創新方法
1、引言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兩個重要支柱,其深度融合日益成為提升組織效能和國家治理能力的關鍵因素。近年來,中國公共管理領域的實踐表明,單純依靠行政命令和管理規章難以有效激發組織活力,而單純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難以滿足現代治理的精細化需求。據國家行政學院2022年的調研數據顯示,在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中,約76.3%的管理問題既涉及制度執行又關聯價值引領。當前,中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機制"、"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這為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提供了理論指引。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及其面臨的挑戰,探索實現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融合的有效路徑,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借鑒,同時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優化內部管理模式提供可行思路。
2、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必要性與挑戰
2.1 融合的理論基礎與現實意義
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理論基礎可追溯至馬克思主義關于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行政管理作為組織運行的制度保障,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價值引領的精神支撐,二者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視角下本就應當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從實踐層面看,黨中央近年來不斷強調"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正是對這一理論的現實應用[2]。
融合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有助于強化行政管理的思想基礎,使管理決策更具人文關懷;其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使價值引領更有制度保障;再次,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執行力。根據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2023年發布的數據,那些成功實現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的單位,員工滿意度平均提高了23.7%,工作績效提升了18.5%,這充分說明了融合的現實價值。
2.2 當前融合面臨的主要困難與挑戰
當前,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首先是認識層面的偏差。一方面,部分管理者將行政管理視為"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視為"軟指標",導致兩者在實踐中被人為割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被簡化為政治學習和意識形態灌輸,與行政管理的實際需求脫節。據2023年國家行政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約65%的基層管理者認為思想政治工作與日常行政管理關聯度不高。
其次是方法層面的挑戰。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相對單一,難以適應現代行政管理的復雜需求;而行政管理過度強調制度和程序,忽視了人的因素和價值導向。此外,人才結構不合理也是重要障礙,復合型人才缺乏導致兩類工作難以有機融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2年的數據顯示,具備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雙重專業背景的人才僅占相關崗位人員的12.6%,遠不能滿足融合發展的需要。
3、實現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路徑探索
3.1 健全融合工作的制度體系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制度體系,應從頂層設計入手,構建系統完備的制度框架。首要任務是制定融合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明確融合的基本原則、目標要求和主要內容,為融合工作提供制度依據。如建立"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一體化推進機制",將思想引領、價值塑造融入行政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同時,構建科學的評價考核體系,設立既關注行政效能又注重思想引領的考核指標。
另一重要方面是完善組織協調機制,打破部門壁壘,建立行政管理部門與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的協作平臺。根據國家行政體制改革研究中心2023年的試點經驗,在20個試點單位中實施的"雙周聯席會議制度"顯著提高了融合效果,平均提升管理效能21.3%。此外,落實經費保障,確保融合工作有充足資源支持,將融合工作納入單位發展規劃,使之成為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
3.2 創新融合工作的方法與手段
創新融合工作方法與手段,應著力于應用現代技術,拓展工作載體。首先,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優勢,構建"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行政管理中的思想傾向和價值需求,精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據中國信息化研究院2023年數據,政務系統應用數字化思政平臺后,員工參與度提高了67.2%,問題解決效率提升了41.5%。
同時,創新工作形式,打造特色品牌活動。如開展"管理案例思政化"改造,將日常行政管理中的典型案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素材;建立"思政工作清單制",針對行政管理不同環節設計相應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此外,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構建全媒體思想政治工作矩陣,拓展融合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中組部2022年的調研顯示,那些融合多種方法開展工作的單位,員工認同感比傳統單一模式提高了32.6%。
3.3 加強融合工作的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融合工作的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的關鍵保障。應著力培養復合型人才,既懂行政管理又精通思想政治工作的專業化隊伍。首先,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將行政管理知識納入思想政治工作者培訓體系,同時加強行政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據教育部2023年發布的人才培養質量報告顯示,經過系統培訓的復合型人才,在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解決能力平均提高28.4%[6]。
其次,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實行干部交叉任職,推動行政管理人員與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間的雙向流動。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向融合工作表現突出的人才傾斜。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2022年的調查數據表明,實施交叉任職的單位,管理效能和思想政治工作實效同步提升了23.7%,顯著高于傳統分離模式的單位,充分證明了復合型人才隊伍對融合工作的重要推動作用。
4、結論
通過對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理論分析和實踐案例研究,可以得出結論: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是提高組織管理效能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徑。成功的融合需要在理念上實現相互認同,在機制上建立有效銜接,在方法上相互借鑒創新,在人才上培養復合能力,在技術上實現信息共享。高校和企業的實踐表明,融合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引領融入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同時以行政管理的規范性和效率性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未來融合工作的深入推進,需要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制度保障;創新工作方法,增強實效性;強化人才培養,提高融合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設,實現數據驅動決策。只有實現二者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發揮"1+1>2"的協同效應,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思想支撐。
參考文獻
金碩;.試析如何實現行政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時代金融,2017(29):299-300.
宋迎春;.“三全育人”背景下“課政融合”實施研究——以《電商平臺SQL數據庫基礎與管理》課程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05):128-130.
張一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與踐行[J].西部學刊,2023(06):122-125.
作者:孟銀鋒 河南省天然氣儲運有限公司
來源: 四川廣播電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