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化名)最近總感覺眼睛里有東西,磨得慌,動不動就流淚、發紅,看東西也模糊。她以為是年紀大了眼睛不好,點了些眼藥水也不見好。直到女兒帶她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就醫,醫生翻開她的眼皮一看:“阿姨,您這是下眼皮的睫毛往里長,扎到眼球了,這叫‘倒睫’。”王阿姨這才恍然大悟。
倒睫,簡單說就是本該向外生長的眼睫毛,方向發生了“叛亂”,轉而向內(朝向眼球)生長。這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見,卻常常被忽視或誤認為是普通的“眼睛不舒服”。
為什么老年人容易“倒睫”?
歲月不僅帶來智慧,也可能改變眼瞼的結構:
1.眼皮“松垮”了(眼瞼松弛或內翻):這是最常見的原因。隨著年齡增長,支撐眼瞼的肌肉和韌帶變得松弛無力,眼皮(尤其是下眼皮)容易向內卷曲(稱為“瞼內翻”)。眼皮一翻卷,原本長在邊緣的睫毛自然就跟著“倒戈”,戳向嬌嫩的眼球表面(角膜和結膜)。
2.炎癥“搗亂”(慢性眼部炎癥):長期的結膜炎、沙眼等炎癥,會導致眼瞼邊緣組織反復發炎、結疤。瘢痕收縮就像在眼皮邊緣拉了根“皮筋”,把睫毛的方向硬生生拽向內側。
3.其他原因:眼部手術史、外傷留下的疤痕,或者某些皮膚病,也可能改變睫毛的生長方向。
倒睫不只是“不舒服”,隱患可不小!
別小看這幾根倒長的睫毛,它們就像時刻在眼球表面“掃帚掃地”,后果可能很嚴重:
1.異物感、刺痛感:像有沙子或頭發絲一直在眼睛里磨,這是最直接的感受。
2.流淚不止:睫毛刺激會不斷觸發淚腺分泌,眼淚汪汪止不住。
3.眼睛發紅充血:持續的刺激和摩擦導致結膜血管擴張。
.4怕光:眼睛受刺激后變得非常敏感,見光就難受。
5.視物模糊:摩擦損傷角膜表面,或者淚水過多形成不平整的淚膜,都會導致看東西不清楚。
6.最危險的后果:角膜損傷!這是倒睫最大的隱患。堅硬的睫毛長期、反復地摩擦角膜(黑眼球表面那層透明的保護膜),輕則引起點狀角膜上皮脫落(角膜擦傷),重則可能導致角膜潰瘍、角膜白斑。
角膜潰瘍若治療不及時或反復發作,可能穿孔,最終導致永久性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想象一下,睫毛就像細小的砂紙,每天無數次摩擦著珍貴的“鏡頭”——后果可想而知。
誤區警告:“拔掉就好”?萬萬不可!
很多老人覺得倒睫拔掉就沒事了,甚至自己在家用鑷子拔。這非常危險!
1.治標不治本:拔掉的睫毛還會再長出來,而且新長出來的可能更硬、更粗,對角膜的傷害更大。
2.引發感染:不潔操作極易將細菌帶入毛囊,引發麥粒腫(針眼)甚至眼瞼膿腫。
3.加劇損傷:拔毛過程本身可能劃傷角膜或結膜。
科學應對倒睫,醫生有辦法
發現倒睫,務必尋求專業眼科醫生的幫助,治療方案取決于倒睫的數量、嚴重程度和根本原因:
1.臨時緩解:
專業的醫務人員可拔除倒睫。
潤滑眼膏/人工淚液:對于數量少、刺激癥狀輕的倒睫,醫生可能會開具粘稠的潤滑眼膏(睡前用),或頻繁使用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在睫毛和眼球表面形成保護層,減少摩擦損傷。這只是緩解癥狀,不能根治。
2. 根治方法(解決倒睫方向或去除毛囊):
電解、射頻消融術:利用射頻能量精準破壞毛囊。操作可能更快捷。
手術治療(針對瞼內翻):如果倒睫的根本原因是眼瞼內翻(眼皮往里卷),那么僅僅處理睫毛是不夠的,必須矯正眼瞼的位置。常見手術方式包括:
眼瞼皮膚松弛矯正術:去除多余松弛的下眼瞼皮膚和少量肌肉,收緊眼瞼。
眼瞼縮肌縮短/前徙術:加強或調整支撐下眼瞼的肌肉力量。
瞼板楔形切除術:對嚴重內翻或瞼板變形者,切除一小塊楔形瞼板組織,矯正內翻。
給老年朋友和家屬的建議:
1.重視“小”癥狀:如果眼睛持續有異物感、磨痛、無緣無故流淚、發紅、怕光、視物模糊,別簡單歸咎于“老了”或“上火”,及時去看眼科醫生。
2.定期眼科檢查:即使沒有明顯癥狀,老年人也應定期(如每年一次)進行眼科檢查,醫生能早期發現倒睫等問題。
3.絕對不要自行拔睫毛!風險太大,后患無窮。
4.遵醫囑治療:根據醫生建議選擇潤滑、電解、射頻或手術治療。如需手術,不必過度恐懼,這是解決根本問題的常規有效方法。
5.術后護理:如果做了手術,務必遵醫囑點眼藥、復診,保持眼部清潔,避免揉眼。
倒睫是困擾許多老年人的常見眼病,根源常在眼瞼松弛內翻或慢性炎癥。它帶來的不僅是持續的難受,更隱藏著損傷角膜、威脅視力的風險。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眼眶病眼整形及淚道病專科特別提醒:自行拔睫不可取,潤滑劑只是權宜計。電解射頻除毛囊,手術矯正是根治。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更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通道。出現不適,及早就醫,明確診斷,科學治療,才能保護好這扇珍貴的窗戶,讓晚年生活依然清晰明亮,充滿色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眼眶病眼整形及淚道病專科 馬思祺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眼眶病眼整形及淚道病專科 馬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