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 美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北院區

張 玲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北院區

審核:李 恒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北院區 副主任醫師

益小平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北院區 副主任醫師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走路姿勢異常,或總喊腳疼,卻不知可能是“踇外翻”和“扁平足”在影響。這兩種常見的足部問題,不僅可能限制孩子跑跳,還可能影響腿型和體態。今天帶您認識它們,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一、孩子的大腳趾歪了?警惕踇外翻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1)怎么看出孩子腳有問題?

無須專業儀器,家長在家就能觀察:觀察大腳趾是否向小趾方向傾斜?大腳趾根部是否出現骨性突起(俗稱“小包”)?若穿涼鞋時腳趾被擠壓變形,或皮膚因摩擦發紅,需引起重視。部分孩子還會訴穿鞋走路時疼痛,此時千萬別不當回事。

(2)醫生怎么確診?

就醫后,醫生會測量兩個關鍵角度:大腳趾與腳掌的夾角(即踇外翻角)若超過15°,或前足兩根跖骨間的夾角(即跖間角)超過9°,則可能提示踇外翻。更準確的判斷需拍攝X線片,明確骨骼是否有傾斜、關節是否有變形。

(3)什么時候該治?

8~12歲是治療的黃金期!此階段骨骼彈性較好,如同橡皮泥般更易矯正,通過佩戴矯正器、進行腳趾功能鍛煉,大部分可恢復正常。若拖至12歲后,骨骼硬化,可能需手術治療,增加孩子痛苦且影響學習。

(4)日常怎么預防?

① 選鞋是關鍵:避免尖頭鞋、小皮鞋,選擇鞋頭寬、能輕松塞入小踇指的運動鞋;鞋底軟硬適中。孩子生長快,鞋子擠腳時需及時更換。

② 鍛煉腳部肌肉:鼓勵孩子光腳進行“夾毛巾”游戲或踮腳尖行走,每日10分鐘,有助于增強腳部肌肉力量。

③ 控制體重:體重越大,足部壓力越大。控制零食攝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幫助孩子保持健康體重。

二、孩子走路總喊累?可能是扁平足

(1)這些信號要注意!

觀察孩子光腳踩在沙灘或軟泥上的腳印,若足弓區域無凹陷、整個腳掌均接觸地面,需警惕扁平足。若孩子日常走路易摔跤、呈內八字步態,或短時間行走后即訴腳部、腿部疼痛,也需考慮扁平足的可能。

(2)醫院檢查怎么做?

醫生會讓孩子脫鞋站立,觀察足弓是否塌陷、跟骨是否外翻,并檢查步態;同時觀察行走時的步態特征。嚴重情況需拍攝X線片,測量足弓角度,判斷骨骼發育是否異常。

(3)發現后什么時候干預?

4~6歲是足弓發育的關鍵期,若孩子僅為輕微扁平足且無不適,可先觀察。若至8~10歲仍未改善,或反復訴疼痛,則需佩戴矯正鞋墊、進行康復訓練。拖延治療可能增加成年后足痛、膝痛的風險!

(4)如何保護孩子的足弓?

① 選對鞋少崴腳:選擇鞋底帶有足弓支撐墊(類似“小枕頭”)的鞋子,后跟高度不超過2厘米。學步期兒童光腳行走(確保地面安全)可更好地鍛煉足弓。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② 運動適量:跳繩、踢毽子等運動有助于鍛煉足弓,但需避免連續跑跳超過半小時;游泳是對足部沖擊較小的運動,建議每周進行2~3次。

③ 補鈣強骨骼:牛奶、奶酪、魚蝦等富含鈣的食物是“補鈣神器”,搭配曬太陽促進鈣吸收,助力骨骼健康發育。

兒童的足部健康如同建筑的地基,早期打好基礎有助于后續的生長發育。若發現孩子腳型異常、走路姿勢異常,別猶豫,及時帶孩子到足踝專科就診。記住:早發現、早干預,遠比事后補救更輕松!

參考文獻:

[1] 張芳蘭,陳瑞營.基于足部數字化模型的拇外翻矯形器定制設計[J].圖學學報,2019,40(5):961-967.

[2] Plaass C, Karch A, Koch A, et al. Short term results of dynamic splinting for hallux valgu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 Foot Ankle Surg, 2020, 26(2):146 - 150.

[3] 葉春娟,陳玉平.幼兒足弓發育及異常狀況文獻綜述[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5):53-54.

[4] 張進,姜淑云,李陽,等. 兒童柔韌性扁平足的診斷及防治研究進展[J]. 中國學校衛生,2023,44(6): 946-950.

[5] Dars S,Uden H,Kumar S,et al.When,why and how foot orthoses(FOs) should be prescribed for children with flexible pes planus: a Delphi survey of podiatrists.Peer J,2018(6):e4667.

[6] 何智捷,姜淑云,張韶輝,等.兒童柔韌性扁平足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21,43(10):959.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