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誰懂??!肚子里居然住了條20厘米的‘活長蟲’,還在腸子里‘散步’?”

圖源:花瓣網

最近湖北王女士的經歷把人嚇出一身冷汗——原本只是想靠“生菜卷烤肉”解解膩,結果這口鮮香沒享多久,就被反復腹痛纏上,最后竟從腸子里取出一條還在蠕動的蛔蟲!

圖源:秀米

這可不是個例,很多人追的“生鮮美味”,看似清爽,實則可能給寄生蟲“開后門”。這些“舌尖陷阱”,你可能也踩過。

圖源:廣西疾控

生菜卷烤肉有多香?

肚里的蛔蟲就有多“野”

58歲的王女士被腹痛折磨得沒法正常工作,腸鏡檢查時,醫生的鏡頭里突然出現個“蠕動的白影子”—— 竟是條20厘米的活蛔蟲!

醫生追查發現,王女士最近總吃生菜卷烤肉。這“解膩神器”看著清爽,沒洗干凈的生菜葉卻可能帶蛔蟲卵。蟲卵進入人體后“安家落戶”,長到了小臂長度!

好在蟲已被取出,王女士吃了驅蟲藥,腹痛也緩解了。但這事兒給所有人提了醒:有些“一口入魂”的吃法,可能在給寄生蟲“發入場券”。

這些“鮮到跺腳”的吃法

藏著“致命陷阱”

不止生菜卷烤肉,很多“追求鮮爽”的吃法,都藏著寄生蟲“埋伏”:

?豬牛羊肉別貪“嫩”

為嘗“嫩到流汁”口感,有人吃火鍋時肉涮幾下就入口,甚至生吃。但旋毛蟲、絳蟲等可能潛入 —— 牛帶絳蟲可致腸梗阻,豬帶絳蟲能讓人失明,嚴重時致命;孕婦感染弓形蟲,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或流產。

?淡水魚蝦蟹螺別亂“醉腌”

醉蝦、腌蟹雖“鮮掉眉”,但淡水水產可能帶肝吸蟲。它能在人體活30年,引發膽囊炎、肝硬化,甚至誘發膽管癌。且酒精殺不死其蟲卵。

?深海魚也有“隱藏款”

別信“海魚沒寄生蟲”!異尖線蟲常藏于深海魚中,鉆進人體消化道會讓人惡心腹痛,還可能穿破腸壁致胃腸黏膜出血潰爛。它無特效藥,中招后只能靠胃鏡“夾蟲”。

?水生植物別“直接啃”

荸薺、菱角、蓮藕等水生植物可能帶布氏姜片吸蟲。若直接用嘴啃其皮或殼,蟲子可能進入體內。

2招避開“舌尖上的蟲子”

簡單又好家伙

不想讓肚子成 “蟲子養老院”?做好這兩件事,可大幅降低風險:

??給食物“來場高溫消毒”

肉、魚、海鮮務必徹底煮熟煮透,高溫是寄生蟲“克星”。處理生熟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開,防止蟲卵“污染”熟菜。

??給雙手“洗個徹底澡”

飯前便后、摸過生肉生菜后,用肥皂認真洗手(至少搓20秒);清理干凈指甲縫,別讓蟲卵“伺機而動”。

說到底

“鮮”和“險”常隔一口火候

與其為口感冒險

不如把食物做熟、把手洗凈

誰也不想肚子里住進“不速之客”

對吧?

來源: 文字圖片來源參考:廣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