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小李一家人在家中聚餐,晚飯后,大家在客廳看著電視閑聊,廚房燃氣灶上煮著一鍋紅豆湯,然而,危險正悄然臨近。
門窗緊閉的空調房內煮湯
家中四人中毒
兩三個小時后,16歲的小李與姐姐先后出現了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家人連忙送他們到醫院就診。起初,一家人以為是吃壞了肚子,但血液檢查顯示,小李和姐姐動脈血中碳氧血紅蛋白分別達到20.9%和20.5%(正常值為1-5%)——竟然是一氧化碳中毒。
急診科醫生詳細了解來龍去脈后認為,小李和姐姐中毒可能是因為在密閉空間里使用燃氣灶煮紅豆湯,導致氧氣含量下降,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繼而導致中毒。
醫生建議同行而來的四位家屬也進行血液檢查。果然,其中兩人的碳氧血紅蛋白也不同程度地升高,所幸及時就醫,沒有發生嚴重后果。
急診醫生王幸介紹,夏天氣溫升高,在房間里開空調是普遍現象,但在使用空調時一定要注意通風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發生危險。
一氧化碳是怎么讓人中毒的?
一氧化碳無色、無味、無刺激性,很難被人察覺,吸入過多會導致身體組織缺氧引發中毒,容易“奪命于無形”。
氧氣進入身體后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生成氧合血紅蛋白。當血液流經各個組織,氧氣會從氧合血紅蛋白中分離出來,進入組織。
但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高200-300倍,因此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氣就會被“踢”下車。血液流經的組織細胞因為收不到氧氣而窒息,就會引發中毒。
圖源:深圳衛健委
哪些生活場景下容易“中招”?
炎炎夏日,為了躲避酷熱,人們常會緊閉門窗開啟空調,但卻忽視了必要的通風透氣。特別是以下這些場景↓↓↓
▲緊閉門窗使用燃氣做飯
開著空調做飯的確會涼爽許多,但若緊閉門窗,空氣不流通,就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空調房內使用炭火烹飪
煤炭易發生不完全燃燒,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無色無味不易發現,一旦中毒往往來不及自救,危險性很大。
▲停車閉窗吹空調
高溫之下,人更容易疲乏、困倦,一些長途貨運司機,累了會隨時在車里關閉車窗、開著空調小憩,但此舉非常危險。
因為汽車發動機連續運轉會不斷產生一氧化碳,如未能及時通風,排出的一氧化碳將通過空調和車廂縫隙進入車內,當車內一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程度,車內人員就有可能一氧化碳中毒。
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應如何急救?
▲識別中毒癥狀,迅速現場急救
輕度中毒:出現頭痛、頭暈、視力下降、耳鳴、惡心、乏力、心跳加速等癥狀。
中度中毒:除有輕度中毒癥狀之外,皮膚黏膜出現櫻桃紅色,多汗、心律失常、煩躁、行動遲緩、嗜睡、昏迷等癥狀繼續加重。
重度中毒:進入昏迷狀態,會出現陣發性或強直性痙攣,面色蒼白或青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
發現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先要讓患者迅速脫離中毒環境,并確保其呼吸道通暢,同時注意給患者保暖,并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救治。等待急救人員時,如果患者出現心跳呼吸驟停,應立刻進行心肺復蘇急救。
▲警惕“假愈”風險
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并不局限于急性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遲發性腦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負責人強調,部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會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但經過一段“假愈期”后,會突然出現記憶力減退、定向力障礙、語言障礙、人格性格改變甚至運動功能障礙。年齡大于40歲、曾有昏迷史、暴露時間較長的患者風險更高。
因此,中毒患者在出院后兩個月內應密切隨訪,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就診。
科科提醒大家,享受空調清涼的同時,勿忘安全第一,定時開窗換氣,保持通風,切勿在密閉的空調房里使用燃氣或炭火做飯。
來源: 國家應急廣播、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