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盛夏已行至半程,但南方的酷熱未絲毫減退。陽光熾熱,人們外出活動時很容易受到高溫的影響,從而引發中暑。中暑不僅會導致身體不適,嚴重時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中暑的相關知識,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于我們度過一個安全、舒適的夏天至關重要。

一、中暑的定義與原因

中暑是由于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身體無法適應高溫而引發的一系列癥狀。其主要原因包括高溫、高濕、烈日暴曬以及通風不良等。當氣溫超過35℃,濕度超過60%時,人體散熱機制會受到影響,容易發生中暑。

二、中暑的癥狀

1.輕度中暑:中暑者可出現大汗、四肢無力、頭暈、口渴、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

耳鳴、動作不協調,伴或不伴體溫升高。

2.中度中暑:患者體溫上升到 38℃以上,并出現皮膚灼熱、面色潮紅或脫水等癥狀。

3.重度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患者需要及時送醫搶救。

三、預防中暑的措施

1.盡量避免高溫、高濕的環境,尤其是在高溫時段減少戶外活動。

2.穿著透氣、輕薄的衣物,做好防曬措施,如戴遮陽帽、使用遮陽傘等。

3.合理飲食,多吃水果蔬菜,適量攝入蛋白質,并保持充足的水分和電解質補充。

4.改善年老體弱人群及慢性疾病患者居住環境,加裝空調或使用電風扇降低室內溫度。

5.高溫環境工作者或戶外活動時加強個體防護,及時補充含鹽防暑飲料。

四、中暑的急救措施

1.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休息,解開衣扣,以利于呼吸和散熱。

2.使用毛巾包裹冰塊冷敷患者額頭、頸部、腋窩等大動脈處,或用溫水擦拭全身,幫助降溫。

3.若患者意識清醒,可讓其適量飲用含鹽清涼飲料。

4.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送醫診治。

溫馨提示:

即使在室內,也要注意通風和降溫,因為高溫和濕度高時也存在中暑風險。

避免在傍晚時分高強度運動,因為高溫且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運動不利于散熱排汗。

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應主動定期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中暑是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及時的預防和正確的處理至關重要。通過了解中暑的原因、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享受健康的夏日時光。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泉州市第一醫院護理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