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
溺水事故又進入高發季
兒童溺水預防的首要行動是
時刻有效看護
今天(7月25日)是世界預防溺水日
關于溺水的這些誤區
家長們請注意
↓↓↓
01****孩子溺水會撲騰、叫喊溺水時無法呼救,溺亡都是悄無聲息的。
許多人因為對水的“無知”,導致孩子錯失生存機會。一般情況下,**人溺水時會緊張,肌肉變得僵硬,喊不出來,根本無法掙扎和呼救,**可能是站著不動,或低頭在水下保持靜止,溺亡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
02****吹氣的水上玩具能保護孩子這是錯誤的認知。
塑料吹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不是專業用的漂浮裝備,而只是一種幫助孩子暫時浮在水面的一種輔助工具,當水流發生變化,或孩子自己沒有抓住等,孩子就會發生溺水。常發生的事故是,游泳圈在水的推動下突然翻過孩子的頭或是游泳圈突然漏氣了,而引發溺水事件。
所以,**充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而不是專門為救生設計的救生器材。**同時,一定要記住的是,沒有任何設備可以替代成人的監護。
03****溺水只會發生在野外溺水除了會發生在河邊、池塘、湖、水庫等戶外,游泳池及家里看似普通的臉盆、浴缸和水池都是孩子溺水的“隱形殺手”。
尤其對于年幼的小孩,水上樂園、小池塘、小溪、水坑等都是危險水域,**以及家里的浴盆、浴缸,只要水位沒過嬰幼兒的高度,都有潛在的危險,**洗澡、玩耍時應時刻處于大人的視線范圍之內。
另外近年游泳池里發生溺水的案例也特別多,且有增多的趨勢。所以即使在正規游泳池,也要有所警惕,做好安全措施,牢記游泳安全做法。
04****會游泳的人,就不會溺水切勿以為自己會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據了解,在溺水者當中,有不會游泳的人,也有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會游泳的人,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游泳前應做全身運動,充分活動關節,放松肌肉,**還應用少量冷水沖洗一下軀干和四肢,這樣可以使身體盡快適應水溫,避免出現頭暈、心慌、抽筋等現象。
游泳遇到意外抽筋、陷入漩渦、被水草纏住等情況,應當一面呼喚他人相助,一面設法自救。常見的是小腿抽筋,這時應做仰泳姿勢,用手扳住腳趾,小腿用力前蹬,奮力向淺水區或岸邊靠近。
孩子游泳,家長一定要全程陪同!應時刻處于大人的視線范圍之內。
發現溺水,科學施救
**同伴溺水,切莫貿然下水救人。**這一點非常重要,請一定告訴孩子。
如果一起的伙伴發生溺水情況,切莫貿然下水救人。第一時間要大聲呼叫,派出一人去尋求大人的幫助(如果有多個同伴在一起的話)。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無比,稍不留神就會被溺水者拉下水,造成連環溺水的悲劇。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