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是“世界胚胎學家日”。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胚胎學家Robert Edwards因這一技術于201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自此,每年的7月25日被定為“世界胚胎學家日”,以紀念胚胎學家對生殖醫學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
如今,隨著社會環境變化、生育年齡推遲等因素影響,不孕不育問題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夫婦面臨著生育的困境。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0%-15% 的夫婦存在不孕不育問題,而試管嬰兒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生殖手段,其需求也日益增加。值此世界胚胎學家日之際,讓我們深入了解試管嬰兒技術。
試管嬰兒的核心原理
試管嬰兒,醫學上稱為體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 - ET)技術,是一種輔助生殖技術。其核心在于模擬人體自然受孕過程,將卵子和精子取出體外,讓它們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完成受精,并發育成胚胎,再將胚胎移植回女性子宮內著床發育。
根據受精方式及遺傳學檢測手段的不同,試管嬰兒技術分為三代:
第一代試管嬰兒(IVF - ET):主要針對女方因素導致的不孕,如輸卵管阻塞、排卵障礙等。將優化處理后的精子和卵子放在同一培養皿中,讓它們自然結合受精,就如同在體外為精卵提供了一個相遇結合的 “場所”。
第二代試管嬰兒(ICSI - ET):卵母細胞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適用于嚴重的少、弱、畸精子癥等男性不育問題。借助顯微操作技術,挑選一枚優質精子,直接注射到卵子胞漿內使其受精,幫助精子克服與卵子結合的障礙。
第三代試管嬰兒(PGT):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技術。在第一代或第二代試管嬰兒基礎上,對發育到特定階段(通常是囊胚期)的胚胎進行遺傳學檢測,分析胚胎的染色體或基因,篩選出沒有遺傳缺陷的胚胎進行移植,從而阻斷某些遺傳性疾病傳遞給下一代,實現優生優育。
試管嬰兒的完整流程
試管嬰兒的過程是一套標準化的醫療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促排卵
醫生根據患者年齡、卵巢功能等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促排卵方案,通過藥物促使卵巢內多個卵泡同步發育,以獲取足夠數量的成熟卵子。這一過程通常持續 8-14 天,期間需定期通過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情況,適時調整用藥。
2.取卵
當卵泡發育成熟后,在超聲引導下,通過穿刺針經陰道穿刺卵巢,取出成熟卵子。手術一般在局部麻醉下進行,術后患者需平臥休息 3-6 小時,以減少不適。
3.體外受精與胚胎培養
取卵當天,男方通過手淫方式獲取精液,經處理后與卵子結合。若精子質量較差,可采用單精子注射技術輔助受精。受精后的受精卵將在培養箱中繼續發育,胚胎學家會定期觀察胚胎形態、分裂速度等,評估其質量。
4.胚胎移植
通常在取卵后第 3 天(卵裂期胚胎)或第 5-6 天(囊胚期胚胎),醫生選擇質量較好的胚胎,通過移植導管將其輕柔送入女性子宮內。移植后無需長時間臥床,正常生活即可,但需避免劇烈運動。
5.妊娠確認
移植后 14 天左右,通過檢測血液中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確認是否妊娠;移植后 28-30 天,通過超聲檢查確認是否為宮內妊娠及胚胎發育情況。
試管嬰兒的適用人群
試管嬰兒技術并非適用于所有希望生育的人群,它主要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女性輸卵管問題:如輸卵管堵塞、粘連、切除等,導致精子與卵子無法在輸卵管內結合,是試管嬰兒的常見適應癥。
排卵障礙: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導致的長期無排卵或排卵稀發,經常規治療無效者。
子宮內膜異位癥:病情嚴重或經藥物、手術治療后仍未受孕的患者,可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提高妊娠幾率。
男性因素不育:包括嚴重少、弱、畸精子癥,不可逆的梗阻性無精子癥等,需借助單精子注射等技術輔助受精。
免疫性不孕:因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等免疫因素導致受孕困難,經其他治療無效者。
其他情況:如不明原因不孕(經全面檢查未發現明確病因,且反復人工授精失敗)、有遺傳性疾病需進行胚胎篩選等。
試管嬰兒的技術進展與安全性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試管嬰兒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除了上述三代技術之外,一些新的技術和理念也在不斷涌現。例如,胚胎延時攝影技術可以對胚胎的發育過程進行連續拍攝和監測,讓胚胎學家能夠更準確地評估胚胎的質量和發育潛力,提高胚胎選擇的準確性。
在安全性方面,大量的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試管嬰兒治療總體的母嬰結局是比較安全的。通過試管嬰兒技術誕生的寶寶,在出生缺陷率、智力發展、認知能力等方面與自然受孕的寶寶并沒有統計學差異。然而,試管嬰兒治療也并非完全沒有風險,母體可能會面臨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血栓、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同時多胎妊娠率的增加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孕期并發癥。因此,在進行試管嬰兒治療過程中,需要醫生和患者密切配合,嚴格遵循規范,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試管嬰兒技術是現代生殖醫學的一項偉大成就,是醫學進步對生命的守護。在這個世界胚胎學家日,讓我們向那些在實驗室中默默耕耘的胚胎學家致敬——他們在微光中操作,用精準與耐心呵護每一個微小的生命希望,讓無數家庭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夢想。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試管嬰兒技術,讓這項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于有需要的人群。
來源: 精準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