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 “三伏養好肺,秋冬少生病”。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此時借助暑熱驕陽之力,驅除人體內積寒濕邪,正是肺臟得以舒展的好時機。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科鄧秀娟主任醫師介紹,肺為“華蓋”,最易受外邪,肺也為“嬌臟”,不耐寒熱,秋燥容易傷肺。肺氣足了,抵御外邪的 “衛氣” 才強,不僅能減少空調病、流感等夏季常見病,還能降低秋冬咳喘、鼻炎、慢阻肺的發作風險。

夏季若過度貪涼、透支肺陰,秋季易出現干咳、便秘等 “秋燥” 問題;而三伏天提前潤肺,可減少季節性不適,預防秋季疾病。

飲食養肺

1、省苦增辛。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夏時心火當令,而苦味食物盡管有清熱瀉火、定喘瀉下等功用,卻會助心氣而制肺氣,而**辛味(如姜、蔥、蒜)**性溫,有發散、活血、行氣、通竅等功用,可補益肺氣。

**2、多吃白色食物。**中醫認為“白色入肺”,可選擇雪梨、百合、蓮藕、絲瓜、蘋果、蜂蜜等消暑養肺的食物。胃口不佳者,可食用松子粥、黑芝麻糊粥、山藥薏米紅棗粥等養肺潤肺的粥。

**3、避免寒涼食物。**少食冰淇淋、冷飲等寒涼食物,以免寒邪犯肺,其寒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肺寒則與外合,則形寒冷飲傷肺而咳。因此,即使三伏天暑熱難耐,也不要過多貪涼。

運動養肺

**1、有氧運動:**散步、慢跑、打乒乓球、游泳等有氧運動,能提升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2、傳統功法:**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中醫傳統功法鍛煉,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鍛煉心肺功能。

**3、呼吸訓練:**腹式呼吸可助眠安神,通過加深呼吸,讓氣沉丹田,按摩肺腑。還可進行“呼”字訣、“呬”字訣等呼吸訓練。

適度運動能增強肺功能,但三伏天運動需避高溫、忌大汗。

調暢內外環境

1、情緒護肺:《黃帝內經》說:“悲則氣消”,“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悶熱的天氣會影響到人的情緒,多做深呼吸,遇事不急躁,適當閉目養神,體會心靜自然涼的妙處。

**2、避傷肺隱患:**戒煙、減少接觸各種有害氣體和粉塵。空調室內要經常通風,增加空氣流動,減少細菌、病毒在空氣中的密度。

中醫外治:借三伏陽氣 “冬病夏治”

對患有秋冬季好發的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體虛易感等人群,尤其適宜。三伏不排寒,入秋必有痰。

**1、三伏貼:**肺病患者在三伏天進行貼敷,藥性能更快速地滲透進機體,逼出體內的寒邪痰濕,幫助患者增強抵抗力,到秋冬季減輕肺部癥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艾灸養肺:**艾灸有溫陽補陽的作用,可選擇太淵穴、中府穴、天突穴、列缺穴、肺俞穴等穴位進行艾灸,促進肺部健康,調節全身。

目前,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科已開展了中藥穴位貼敷(包括冬病夏治的三伏貼、三九貼)、放血療法、拔罐療法、耳部全息刮痧、無煙艾灸、火龍罐灸、耳穴壓豆、穴位注射、銅砭刮痧等中醫外治療法。已建立起支氣管哮喘、慢阻肺、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肺間質纖維化、肺炎等專病診治方案。在中醫內病外治、內外結合的肺康復治療慢性肺疾病方面,呼吸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優勢,也取得了顯著效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呼吸科 余幻屏 毛洪艷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