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甘肅省的酒泉市,人們會首先想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就是在這里乘神舟五號飛入太空;人們還會想到敦煌莫高窟,這座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寶庫,每年都會吸引成千上萬中外游客前往參觀。而我則對這里有關酒泉地名的由來和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老君廟,以及當地名小吃糊鍋更感興趣。
西漢酒泉勝跡:記載酒泉地名的來歷
酒泉子
絲路韻長,漢苑遺風依舊。碧泉澄,同飲酒,名流芳。
湖光瀲滟鐘靈秀,史跡千年凝就。踏幽蹤,思古晝,意飛揚。
位于酒泉市肅州區城東的西漢酒泉勝跡,是一家AAAA 級旅游景區。這座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漢代園林,據說從建成之日起就對民眾開放,因而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座公園。公園內有許多石碑,記載了酒泉地名的來歷。
“酒泉古稱金泉,據傳有人于此飲水得金而名。”金泉改名酒泉有三種說法,一是園內多有泉眼,“泉水味甘洌,澄清如鏡,如醴”,由此更名酒泉。二是因李白在這里寫下了“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佳句,酒泉美名從此傳播開來。
第三種說法最動聽,流傳也最廣,且與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有關。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部西征,河西之戰大敗匈奴,獲得全勝。漢武帝喜出望外,從長安城馳賜御酒予以犒勞,霍去病認為功勞當屬全體將士,自己不能獨享,于是便將御酒倒入泉中,與大家同慶共飲。酒泉,由此天下盡知。
西漢酒泉勝跡占地27萬余平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就占5萬多平方米,還有數棵左宗棠當年栽種的大柳樹,是一座源于西漢史實、表現大漢雄風、融合江南靈秀的古典園林,它是漢王朝平定西域、開疆拓土、商貿交流的歷史見證,享有塞上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譽。
老君廟: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青玉案
祁連腳下荒原處,探寶跡、開新路。頓鉆聲聲驚地戶。油泉初涌,烽煙漫度,助力驅倭虜。
九州建設擔承負,十萬精英遠征度。玉門精神千古頌。鐵人風范,赤心永駐,功在春秋鑄。
“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這是玉門石油管理局第一任宣傳部部長、著名詩人李季撰寫的頌贊玉門油田的詩。
玉門油田的發源地在老君廟,老君廟地處酒泉市下轄玉門市的南坪街道。1939年3月23日,石油地質學家孫健初等人在老君廟原址以北15米處確定井位,開始人工挖掘石油;當月27日挖至23米時,出油1000多千克。5月6日改用頓鉆掘進,8月11日鉆至115.51米時發現油層,日產原油10噸左右。老君廟油田遂命名并投入開發,老一井自此揭開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序幕。
抗戰后期,玉門煉出的汽油每年都保持在200萬加侖以上,對維持戰時后方交通運輸做出了貢獻。1944年6月15日,美國空軍飛虎隊員駕駛B-29遠程轟炸機,首次從成都基地起飛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使用的就是玉門油礦供應的汽油。
新中國成立后,玉門油田擔負起了中國石油工業的“大學校、大試驗田、大研究所,出產品、出技術、出經驗、出人才”的“三大四出”任務,先后向全國50多個油田和煉化企業輸送骨干10萬余人,支援各類設備4000多臺(套),鑄就了“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的歷史豐碑,玉門油田由此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
鐵人王進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玉門油田因而又是“鐵人”的故鄉,“鐵人精神”的發祥地。
糊鍋:在酒泉才能吃到的美味小吃
更漏子
北風寒,街燈照,特色小吃餐俏。慕名赴,店頤園,糊鍋味美鮮。
雞湯泡,面筋道,豆粉麻花拌料。鄉情貴,勝金錢,唇香思緒延。
早上起得太早,賓館的餐廳還沒有開餐,遂決定去街上吃只有在酒泉才能吃到的特色小吃——糊鍋。
出賓館不遠有一家叫“頤園糊鍋”的小飯店,早餐主營糊鍋。糊鍋是一種介于胡辣湯和燴面之間的面食,主料是經發酵后烘焙熟的面筋,再加炸好的松軟大麻花,配料是可口的蠶豆粉塊和辛辣的胡椒面,底湯是鮮美無比的老母雞湯。
糊鍋來歷的故事,頗為溫馨、動人。很久以前的某個除夕,幾位外地客商無法回家,便在旅店中拿出各自熟食,燴成一大鍋熱氣騰騰、稠辣鮮香的年夜飯,沒想到味道竟出奇的好,這道小吃很快就流傳開來。
老板娘告訴我們,糊鍋是老酒泉人的最愛,許多在外地打工的酒泉人只要回到家鄉,首先要吃的就是一大碗湯汁濃稠的糊鍋,以解離恨鄉愁。
端上來的糊鍋果然食料扎實,看價目表,小碗七元,大碗八元,經濟實惠。我要的是大碗糊鍋,加一個茶葉蛋,還有免費的大蒜和咸菜,一頓早餐9元錢就打發。添上一大勺紅油辣椒,對我這個湖南人來說,那就更好吃了,不一會兒就吃得干干凈凈,十分飽肚,清晨的寒意頓時全消。
我們來得早,起初店里沒有幾個人,等我們吃飽了起身時,小店里已座無虛席,外面還在不斷進人,可見糊鍋在當地頗受歡迎。
游罷酒泉,詩興又發,填《七律》一首,再表情懷:“夢里幾回醉酒泉,欣追霍帥滅狼煙。關開嘉峪彰誠意,城敞玉門引客源。豪邁鐵人油探奮,情濃火箭譽搭旋。春風不度書陳事,左柳依依畫萬千。”
注:本文刊載于2025年第7期《學與玩》雜志“跟著詩詞游中國”欄目。蘇青,曾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編輯部編輯,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繼續教育學院暨現代遠程教育學院副院長,科技導報社副社長、副主編,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副主任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為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來源: 攜詩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