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多少所謂的夜間突發心臟問題,其實元兇另有其人?

凌晨兩點,劇烈的鼾聲劃破寂靜,接著,是令人窒息的停頓。

她驚醒過來,看著身邊的丈夫像是在“憋氣”——胸口劇烈起伏,臉上泛青,幾秒后才猛然大口喘息,仿佛溺水者突然浮出水面。

她以為這是因為他“太累了”,但忽略了這一潛伏在夜晚的“心臟殺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名字可能有點復雜,我們姑且簡稱其為“鼾癥”。

很多人以為“打鼾”是睡得香,并不是一種病,其實不然。鼾聲響倒是其次,其實真正危害健康的是打呼嚕時的憋氣。

據研究估算,中國大約有1.7億人存在或多或少的打呼嚕伴隨呼吸暫停的問題。

許多人到了中年,便不知不覺開始在夜晚經歷這種慢性“窒息”。大多數人對此毫無察覺,知道自己打呼嚕后,只當是“睡姿不好”、“太累了”,任由這“夜間殺手”一點點蠶食心臟。

那打呼嚕出現憋氣,為什么會引起心臟的問題呢?

鼾癥的本質,是睡眠時上氣道反復塌陷,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掐住你的脖子,讓你的呼吸斷斷續續。在這過程中,血液中的氧飽和度會反復下降,全身都會出現缺氧情況。而作為身體耗氧量的大戶——心臟也會跟著反復缺氧。一夜之間,呼吸可能中斷幾十上百次,身體一直處于“窒息、掙扎、大口喘息”的惡性循環中。久而久之,心臟的負擔就悄然堆積,甚至會突然引發致命一擊。

所以,你以為只是打呼嚕,但它可能正在悄悄傷你的“心”。

鼾癥與心臟疾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 2020》指出冠心病患者中鼾癥的患病率約為 38%~65%,鼾癥患者中冠心病發病率為普通人群的2倍。且在合并鼾癥的冠心病患者中,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患病風險高于普通人群。鼾癥還會引起夜間睡眠中頻繁覺醒,導致交感神經激活,造成心動過速和高血壓,長此以往引起左心室肥大及心力衰竭。也就是說,你以為只是“呼嚕響”,其實心臟正在默默崩潰。

現實生活中,因為鼾癥而突發心臟病的案例屢見不鮮。特別是一些常年夜眠打鼾憋氣,體重偏高的朋友,更是心臟出問題的高危人群。其實鼾癥并非無藥可治,要是能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完全可以把風險壓在萌芽中。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這些情況,請務必重視,必要時到醫院耳鼻咽喉科來做個檢查:

睡覺時鼾聲大、呼吸時斷時續;夜間頻繁翻身、出汗、晨起口干、頭痛;白天無緣無故嗜睡、注意力難集中;開車時容易打瞌睡、開不了長途。

或者已經有了心臟問題,也最好來耳鼻咽喉科做個睡眠監測,看看“傷心”的元兇是不是那個從未被懷疑的對象——“打呼嚕”。

來源: 海上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