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核磁共振檢查
據報道:近日,美國紐約州長島一處核磁共振(MRI)中心,一名61歲的男子陪同親友就醫時,疑似因佩戴金屬項鏈違規闖入掃描室,當場被強力磁場吸入機器,身受重傷,第二天便不治身亡。
警方表示,該男子并非接受檢查的病患,而是陪同1名親友接受醫療掃描。不料該親友在MRI室內感到不適,大聲呼救。該男子不顧現場醫護人員勸阻,沖入機房,**結果身上佩戴的大型金屬項鏈瞬間遭磁力吸引,整個人被扯入機器中。**該男子身受重傷,被緊急送往北岸大學醫院救治,最終仍不治身亡。
醫生推測,該男子可能因金屬項鏈纏繞頸部,導致窒息或頸椎損傷。北岸大學醫院影像部主任溫特費爾特指出,MRI磁力強大,任何金屬物品進入機房都會被吸入中心,風險極高。
很多人會問:
不就是做個檢查,能有多危險?
為什么不能帶金屬物品
進入核磁共振檢查室?
今天
我們一起聊聊這些問題
↓↓↓
什么是核磁共振成像**(MRI)?**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全名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使用不同的磁場和無線電脈沖來創建人體器官和組織的詳細圖像的技術。
圖源:EMWorks
**金屬進入MRI室有哪些危害?**●金屬物質如何“毀掉”一張檢查圖?
**1. 磁場干擾:**金屬物會扭曲磁場,就像在平靜的湖面扔石頭,導致圖像出現漩渦狀偽影,重要病灶可能被完全掩蓋。
2. 信號黑洞**:**金屬會吸收無線電波,在圖像上形成黑色空洞(就像照片被潑了墨水),周圍組織細節全部消失。
**3. 位置偏移:**體內金屬(如鋼釘、假牙)可能輕微移位,導致圖像扭曲變形,醫生可能誤判骨折愈合情況。
●金屬物品在磁共振檢查中會引發哪些風險?
醫生介紹,金屬物品在磁共振檢查中可能引發的風險主要分為兩大類:物理傷害風險和熱損傷風險。
一方面,較大的鐵磁性金屬物品(如鐵、鎳、鈷等)在近距離接觸磁共振磁體時,會被強磁場吸引,可能導致設備損壞甚至人員傷亡。另一方面,射頻脈沖可使金屬導電材料發熱,直接接觸身體的部位可能會被燙傷。
在磁共振檢查前,我們通常會想到去除項鏈、手鐲、耳環等常見的金屬飾品。然而,還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金屬物品也可能引發危險。
例如,**含銀纖維的抗菌運動服、石墨烯理療護具等功能性服裝,腸癌術后造口袋金屬環、無痛貼片電極等醫療輔助用品,甚至含金屬氧化物的紋身顏料、染發劑、假發等美容相關物品,**都可能在磁共振檢查中引發金屬風險。
做MRI檢查前你該怎么做?
為了更安全地做核磁共振檢查
有哪些是一定要跟醫生溝通的呢?
↓↓↓
醫生最怕你隱瞞這些事
**體內有金屬:**心臟支架、避孕環、甚至20年前的老式假牙都可能含鐵;
**近期受傷:**眼內鐵屑、彈片殘留會因磁場移動導致內出血;
**特殊職業:**焊工、五金工人體內可能有肉眼不可見的金屬微粒。
記住3個“絕不”
**絕不隱瞞:**哪怕不確定體內是否有金屬,主動告知醫生;
**絕不僥幸:**牛仔褲拉鏈、內衣鋼圈都要提前更換;
**絕不任性:**推床/輪椅/氧氣瓶嚴禁進入。
MRI是一項偉大的醫學技術
但它不是普通的“拍照”
醫護人員之所以那么嚴格
并不是小題大做
而是一次次真實悲劇帶來的教訓
強磁場看不見
卻非常危險
一絲大意
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