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小花 國藥同煤總醫院
審核:王一鱗 國藥同煤總醫院 副主任醫師
蔡 恒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主任醫師
很多心力衰竭患者都知道飲食管理的重要性,但往往忽視了日常調味品對他們健康狀態的影響。高鹽、高糖的調味習慣可能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臟負擔,而使用合理的調味替代品則能顯著改善其健康。今天,讓我們一同揭開調味品的秘密,探尋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守護我們的心臟健康。
一、心力衰竭與飲食的緊密聯系
心力衰竭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會影響心臟泵血的能力,進而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這種疾病不僅限制了患者的活動能力,還可能引發各種并發癥。飲食管理是心力衰竭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減輕心臟負擔,降低血壓,改善心臟功能。然而,不當的飲食,尤其是高鹽和高糖的攝入,會加劇心臟負擔,加重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
二、飲食中的隱形殺手——高鹽與高糖
高鹽和高糖飲食是影響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狀態的隱形殺手。鹽中的鈉離子會增加體內水分,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長期高鹽飲食還可能引發動脈硬化,進一步損害心臟健康。而高糖飲食則會使得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下降,即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不僅會促進糖尿病的發生,還會直接影響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減少鹽和糖的攝入,可以顯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1]。然而,許多患者雖然在烹飪過程中會有意識地減少食鹽和白糖的用量,卻忽視了其他調味品的含鈉量和含糖量。例如,由下圖可知,每15毫升醬油的含鈉量為1000毫克,其含鹽量竟比我們日常認為的許多高鹽食物(如熏肉)還多。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健康調味品的選擇與使用
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選擇一些健康的調味替代品,如羅勒、迷迭香、黑胡椒等香草和香料,不僅能增加食物的風味,還能減少對鹽的依賴。檸檬汁和醋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們可以增加酸味,減少對糖的需求。研究表明,使用這些健康調味品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飲食質量,降低心血管風險[2]。對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選擇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調味品同樣重要。以下是幾種推薦的健康調味品及其使用方法。
橄欖油:橄欖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可以替代黃油、豬油等,適用于沙拉、烘烤和輕煎等多種烹飪方式[3]。
姜黃:姜黃中的姜黃素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減輕心力衰竭患者的炎癥反應。姜黃可以被添加到咖喱、湯汁和燉菜中,增加食物的風味和帶來健康益處[4]。
大蒜:大蒜中的活性成分大蒜素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和膽固醇,保護心血管健康。在烹飪中,可以生用或熟用,將其添加到各種菜肴中[5]。
黑胡椒:黑胡椒不僅能提升食物的風味,還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可以在烹飪過程中使用,也可以在菜肴上撒一點黑胡椒粉,增加風味[6]。
四、烹飪技巧與調味品的巧妙結合
烹飪方法的選擇對調味品的使用有重要影響。蒸、煮和烤等烹飪方式可以減少調味品的用量,同時保持食物的天然風味。例如,蒸魚可以保留魚的鮮美,而不需要過多的鹽。煮蔬菜時,可以加入少量的香草和檸檬汁,增加風味而不增加含鈉量。研究表明,采用這些烹飪技巧可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對鹽和糖的攝入量,改善心血管健康。以下是使用了健康調味品的一些常見食譜。
1.香草烤雞
(1)材料:雞胸肉、新鮮迷迭香、黑胡椒、橄欖油。
(2)做法:將雞胸肉用迷迭香、黑胡椒和橄欖油腌制,放入烤箱烤至熟透。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2.香料蒸蔬菜
(1)材料:各類蔬菜、蒜瓣切片、新鮮姜切片、橄欖油1湯匙、羅勒葉適量、鹽少許。
(2)做法:將蔬菜洗凈,切成適口大小。在蒸盤底部鋪上蒜片和姜片,將蔬菜均勻擺放在蒜片和姜片上。撒上羅勒葉,滴入橄欖油,輕輕拌勻,并用少許鹽調味。將蒸盤放入蒸鍋中,大火蒸10~15分鐘,直至蔬菜熟透但保持脆嫩。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五、日常飲食管理策略
心力衰竭患者的日常飲食管理是疾病控制的關鍵。首先,學會閱讀食品標簽,識別高鹽、高糖食品。其次,控制餐盤比例,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減少對高鹽、高糖食品的攝入。再者,外出就餐時避免喝濃湯、蘸取過量醬料等。最后,制定飲食計劃,定期監測體重和血壓,及時調整飲食。
心力衰竭患者合理選擇更健康的調味品,減少對鹽和糖的攝入,采用科學的烹飪方法,對他們改善自身心血管健康都很關鍵。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可以減輕心臟負擔,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參考文獻】
[1]何萍,龍星如,蔡天海,等. 冠心病在飲食方面的致病因素[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14):94-96.
[2]楊軼凡. 專病一體化飲食護理模式對慢性心衰并發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18(S1):43-45.
[3]PANAHI Y,HOSSEINI MS,KHALILI N,et al. Effects of curcumin on serum cytokine concentrations in subjec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post-hoc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Biomed Pharmacother,2016,82:578-582.
[4]劉正茹,田山,董衛國. 大蒜素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研究進展[J]. 疑難病雜志,2018,17(9):959-962.
[5]李洪梅,朱衛豐,陳曉凡,等. 秋冬季傳統食養指導[J]. 中國中藥雜志,2024,49(17):4567-4571.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