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張社保卡,承載著14億人的健康保障與生活便利,也見證著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跨越式發展。如今已覆蓋中國98.9%的人口。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新發布的數據,全國持社保卡人數達13.9億人,其中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達10.97億人,覆蓋77.9%人口。

從醫保憑證到“民生一卡通”,功能不斷拓展

社保卡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醫保功能,成為集多種服務于一體的民生卡。隨著功能不斷拓展,如今一張社保卡就能實現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多種應用場景。

“社保卡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各種便民服務的大門。”一位社保工作人員這樣形容道。在各地實踐中,這張卡片已逐步成為政務服務、醫療健康、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的身份憑證和業務辦理載體。

在撫順市,社保部門已實現向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的過渡。截至2025年5月末,該市電子社保卡簽發量達128.17萬張,覆蓋率達73.32%,基本完成省級部門下達的工作任務指標。

基金運行穩健,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有保障

社保體系的可持續性建立在堅實的資金基礎上。上半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53萬億元、總支出3.89萬億元,到6月底累計結余達9.83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穩步推進。上半年調劑資金已調撥到位,有效支持了基金困難省份的養老金發放,確保每一位退休人員都能按時拿到養老金。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也在穩步擴大。截至6月底,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達2.55萬億元。這筆龐大資金在專業機構的穩健運營下實現保值增值,為社保體系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基金的健康運行為養老金調整提供了空間。今年,國家繼續扎實做好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同時,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調整,各地結合實際情況提高本地基礎養老金標準。

困難群體保障,社保體系的民生溫度

社會保障體系最溫暖的亮色,體現在對困難群體的關懷上。今年上半年,社保政策精準投向最需要幫助的人群。

為1479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有效防止了困難群體因經濟原因斷保。

“每月按時到賬的養老金,就像兒女的孝心一樣可靠。”一位受益老人這樣描述養老金對她生活的改變。對許多困難老人來說,養老保險已成為他們晚年生活的重要依靠。

農民工群體也得到更多保障。通過工傷保險的普及,他們不再擔心“受傷即返貧”的困境。同時,國家正在研究完善適應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業態從業人員特點的參保繳費辦法,進一步擴大保障范圍。

電子卡普及與服務創新,便民舉措持續升級

各地社保部門不斷推出便民服務新舉措。在遼寧撫順,社保中心全面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工作,實現由“一事跑多窗”向“一窗辦多事”轉變。

當地建立“一窗收件、分類辦理、統一出件”的服務模式,實現受理與辦理分離,既提高了效率,又有效杜絕廉政風險。

參保群眾可通過“遼寧人社”微信小程序、“電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等手機端自助查詢下載打印參保繳費情況,足不出戶辦理業務。

隨著社保卡功能的進一步拓展,未來有望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積金提取秒到賬,甚至作為電子身份憑證使用——這樣的“一卡通”時代,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來源: 推醫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