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抓好創新這個“關鍵變量”。因此,江津區將江津花椒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與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緊密結合,用科技加強江津花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力度,用創新助力花椒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多面開花”。

一是保護創新,厚植產業發展沃土。以地理標志保護為重要依托,圍繞種植、加工、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等環節,不斷完善花椒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形成了17家龍頭企業獲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148件商標和144件專利融合保護矩陣。物聯網、大數據、5G等現代信息技術也在花椒質量監管中大顯身手,建成全國唯一花椒大數據平臺,設制質量管理追溯系統,用大數據手段支撐產品質量監管。

二是技術創新,激發產業發展潛能。組建江津花椒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等10余所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專家團隊12個,圍繞花椒良種創新,架構起花椒產業全過程氣象與農業科研試驗體系、花椒產品開發體系及花椒氣候品質認證體系三大創新體系。利用現代萃取、純化工藝和先進設備致力于高純度天然芳香精油、山椒素、槲皮素等醫藥化工中間體開發,成功探索花椒在香料化工、日化及生物醫藥產業的應用場景,開發食品、保健、醫藥、化工等4個系列52個產品,花椒香水、本草驅蚊水、洗面奶、面膜、香皂、啤酒等新產品成功試產。

三是扶持創新,打破產業發展制約。在全國首創“花椒銀行”,建立了江津國際花椒產業城“總行”+龍頭企業“分行”+加工中心“支行”+合作社、家庭農場“儲蓄點”的倉儲陣地,倉儲容量累計達到14萬立方米,已為椒農代儲6000余噸干花椒、增收節支1300萬余元,為企業增收1100萬余元。推出“花椒貸”信貸產品,為全區225個花椒產業鏈主體提供信貸資金1.24億元。創立“花椒收益險”“花椒價格指數險”,通過保險補貼等方式,為全區7403個花椒產業鏈主體提供財政補助資金1546萬元,保險理賠資金2497萬元,為產業發展引來“金融活水”。

江津區花椒深加工項目兩次被列入國家863計劃,花椒帶枝采收綜合管理技術得到全面應用,實現最高畝產1516公斤,創全國花椒單產之最;全面推廣花椒帶枝果烘烤技術,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提高了花椒品質;研究青花椒鎮痛抗炎活性成份提取獲得重大成效,探索出麻味素保存率達95%以上等多項加工技術;“國家青花椒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重慶江津花椒科技小院、花椒病蟲害數字化重點實驗室相繼落戶江津,顯著提升了江津花椒產業的科技水平。花椒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青花椒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與一體化應用”獲2019-2021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二等獎,花椒冷榨、鮮榨技術全國領先。

江津花椒產業正上演著一場科技引領的華麗蛻變,科技創新推動著花椒傳統產業向醫藥、化工、旅游服務產業進行延伸,為推動全國花椒產業轉型升級進行了“江津實踐”有益探索。在“科新+”的賦能下,江津花椒實踐將邁向新的未來,在促進全國花椒產業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