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持續不斷的高溫。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外出游玩水上樂園、小溪溯溪后,到了晚上發現自己的臉、手臂皮膚有燒灼、疼痛、甚至出現紅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曬傷。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做好預防呢?

一、什么是日曬傷?

日曬傷又稱日光性皮炎,是皮膚接受強烈光線UVB照射引起的一種急性損傷性皮膚反應。

二、日曬傷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1.輕度曬傷:皮膚表面沒有損傷,但皮膚略微發紅,伴有疼痛以及搔癢。

2.中度曬傷:皮膚出現紅色的斑點、紅腫發燙。觸摸時伴有明顯的刺痛感,感覺皮膚在被灼燒。

3.重度曬傷:皮膚出現水泡,并伴有灼痛感。個別人會出現發熱、頭痛、乏力、惡心、心慌、休克的癥狀。

三、哪些人群容易發生日曬傷?

1.皮膚白的人群:皮膚白的人群,體內的黑色素比較少,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差。

2.角質層較薄的人群:角質層是第一道屏障,抵抗力較弱,皮膚鎖水能力下降。

3.中老年人群;年齡的增長,皮膚逐漸在老化,對外界抵抗力下降。

4.長期處于室內的人群:長期在室內,接觸陽光少,偶爾猛曬一次,對紫外線敏感。

5.服用特殊藥物的人群:因藥物有光敏性,如多西環素、磺胺類抗菌藥物等

6.皮膚薄嫩的人群:兒童等。

7.免疫疾病的人群:紅斑狼瘡等。

四、日曬傷會對皮膚造成哪些嚴重的后果?

1.曬傷:長期日曬皮膚的屏障功能受損。

2.曬黑、長斑:長期日曬皮膚會變黑、出現曬斑、同時還會加重黃褐斑、雀斑。

3.紅血絲:長期日曬會破壞皮膚角質層,導致皮膚變薄,毛細血管破裂。

4.加速皮膚的衰老:因光化作用,加速了皮膚的衰老,導致出現色素斑、皺紋等。

5.皮膚癌:長期日曬增加了皮膚腫瘤的風險。

6.眼部疾病:眼部不注意遮擋,增加了白內障的風險。

五、預防日曬傷的幾點建議:

日常性預防:

1.在陽光最強烈的時候,上午10點至下午15點,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在樹蔭、遮陽處進行戶外活動。

2.在陽光照射弱時,循序的進行一些戶外鍛煉,來提高皮膚對日光的耐受程度。

物理性預防:

1.太陽鏡:選擇偏大一些的鏡片,鏡片以深色為宜,保證鏡面能完全遮蓋眼睛和眉毛。

2.遮陽帽:選擇帽檐的邊長大于7.5cm以上。

3.遮陽傘:選擇內部為黑色、或有防曬涂層。

4.防曬衣:選擇高密度的、深色的,對紫外線吸收能力越強,防曬就越好。

化學性預防

1.防曬霜:選擇SPF值高的防曬霜,涂抹足夠的量,定時補涂。每兩小時或出汗、游泳后再次涂抹。

2.防曬油: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和強大的防水能力,因此在進行水動或游泳時非常適合使用。

3.防曬噴霧:對于敏感肌的人比較實用,它的質地清爽,沒有任何粘稠的感覺。

4.防曬摩絲:可以獲得更多的清涼感受,它的覆蓋面積很大,而且不會有油膩的感覺。

飲食性預防:

1.少量多次的增加飲水量,水的溫度要適宜,不能過高或過低盡量多飲用淡鹽水、茶水。

2.多吃新鮮果蔬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A增加皮膚抵抗力、維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

3.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

1)蔬菜類:香菜、莧菜、薺菜、芹菜、萵苣、菠菜。

2)水果類:菠蘿、柑橘、無花果、檸檬等。

3)海鮮類:螺類、蝦類、蚌類等。

夏日持續的高溫,讓曬傷的人不斷增多。為了更好的預防曬傷的發生,我們在游玩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防護措施。最后希望這篇科普能夠幫助到大家,讓我們一起來守護健康吧!

參考文獻

【1】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美容事業發展工作委員會.皮膚防曬專家共識【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7,50(5):316-320.

【2】王曉華.吃完這些食物出門,小心曬傷【J】.祝您健康雜志,2019,8:20.

作者信息:金春玲、吳英、王碩(文中圖片,作者自繪)

第一作者簡介

金春玲,就職于上海市同仁醫院,任職急診病房護士長,擁有主管護師職稱。在急診護理領域耕耘多年,她專注于急診患者的搶救與護理,尤其在老年患者嗆咳窒息預防、氣道管理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她嚴謹細致、勇于擔當,帶領團隊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

來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