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常見卻被低估的水果,不僅可以改善大腦和腸道健康,對血糖還有幫助,糖尿病患者也能吃!

護腦、養腸的水果,很多人不知道

說起水果,大家普遍認為都是高糖的,但有一種水果,它打破了人們對水果高糖的認知。而且研究還發現,它不僅可以改善大腦和腸道健康,還是糖尿病人可以吃的水果!

1****養腸道,緩解便秘

這種水果中富含低聚果糖,與常見的蔗糖不同,低聚果糖無法被人體消化酶分解,卻能直達腸道,成為雙歧桿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群的營養來源。這些有益細菌能抑制有害細菌,從而維持腸道健康。

2****預防老年癡呆

這種水果中的低聚果糖還能通過 “腸 - 腦軸” 影響大腦健康。腸道菌群失衡會導致炎癥因子釋放,這些炎癥因子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大腦,引發神經炎癥,加速認知衰退。而這種水果培養的健康腸道菌群能減少炎癥因子的產生,間接保護大腦功能。

2024年2月刊發在《自然·通訊》的一項研究顯示,持續12周補充菊糖和低聚果糖,可改變腸道菌群組成,增加雙歧桿菌等有益菌豐度,從而增強大腦健康和記憶力,改善認知表現。

3****抗衰老、減少皺紋生成

這種水果富含維生素 C,每 100g 果肉中含有 20mg 左右的維生素 C。維生素 C 是膠原蛋白合成的必需物質,而膠原蛋白可以幫助皮膚保持彈性,減少皺紋,還能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和污染的傷害,讓皮膚看起來更健康、有光澤。

這種抗衰老還能改善大腦和腸道健康的水果,就是雪蓮果!

雪蓮果形似紅薯,沒有芒果的艷麗色澤,也沒有沒有榴蓮的濃烈氣息,甚至連名字都帶著幾分陌生感,切開后卻是晶瑩剔透的果肉,咬一口清甜多汁,味道清甜同時又有自己獨特的清香。

那么為什么說雪蓮果是糖尿病人可以吃的水果呢?

眾所周知糖尿病人對水果往往保持著強烈的距離感,擔心水果中的糖分導致血糖升高,而雪蓮果卻打破了這種常規認知,成為糖尿病人群可以相對放心食用的水果。這是因為低聚果糖作為雪蓮果糖分的主要形式,無法被人體小腸吸收,不會像葡萄糖那樣進入血液使血糖飆升。

小鳳Emma:

一項動物實驗發現:以患有糖尿病的大鼠為試驗對象進行研究,證明了雪蓮果低聚果糖還可以輔助調節血糖。

不過,很多人只知道它“長得跟紅薯似的”,卻并不清楚怎么挑、怎么吃。小鳳Emma檢索到3步就能選出優質雪蓮果!

3步選出優質雪蓮果

市場上的雪蓮果品質參差不齊,想要買到口感好、營養高的優質產品。掌握以下三個步驟,輕松成為挑選達人。

1****看外觀

建議選擇呈橢圓形或長圓形、單個重量在200-500克之間、表皮為淡黃色或淡紅色且無黑斑、霉點、破損、蟲眼或潰爛的果實。

2****手感判斷成熟度與新鮮度

用手觸摸雪蓮果時,應選擇質地堅硬的果實。如果手感發軟,可能已經成熟過度或存放時間過長,內部可能出現纖維化或腐爛。輕捏時,成熟度適宜的雪蓮果應有一定彈性,但不會塌陷。

3****味道確保口感清甜無異味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品嘗一小塊。優質雪蓮果甜度適中,無明顯苦味或澀味,口感脆嫩多汁。如果味道過淡,可能成熟度不足;若有苦味,可能是品種不佳或種植環境問題。

那么,怎樣吃雪蓮果能讓營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呢?

雪蓮果的核心營養(如低聚果糖、維生素 C)怕高溫,生吃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活性,是最優選擇。既能保留低聚果糖、維生素 C 等核心營養,又能發揮其促進腸道健康、補充水分的作用。

每天建議食用 100-200 克(約 1-2 個中等大小的雪蓮果)。過量攝入低聚果糖可能引起腹脹、腹瀉(尤其腸胃敏感者),需根據自身情況調整。

來源: 鳳凰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