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今年體檢又是中度脂肪肝了,前兩年還是輕度的,這可怎么辦呀?”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脾胃肝病科診室里,李先生滿臉愁容,無奈地向醫生傾訴著。“我也知道要多運動,可每天被工作、家庭纏得像陀螺,下班腿都抬不動。”相信不少人都和李先生一樣,在忙碌的生活中被脂肪肝纏上,想運動卻力不從心。
說到運動,很多人可能聽過HIIT,也就是高強度間歇訓練,它對改善脂肪肝有益處。脾胃肝病科黃亞娟主任醫師介紹,中醫里藏著溫和版的“HIIT”,低強度、碎片化,同樣能幫肝臟“減負”。
三步躺贏法,開啟肝臟“減脂”之旅
1.“開機鍵”——按壓耳穴肝點
位置很好找,就在耳廓上方1/3的凹陷處。刺激耳穴肝點能調節自主神經,促進肝臟代謝。咱們在躺沙發刷手機、睡前放松時,順手用指尖輕輕按壓,左右耳各按1分鐘,按到微微發痛就行。別小瞧這每天2分鐘的小動作,堅持下去,肝臟代謝功能會悄悄改善。
2.“待機運動”——腹式呼吸+腳趾抓地
這個動作簡單到幾乎沒難度,體感就跟翻身差不多。先深吸一口氣,用4秒鐘讓肚子像吹氣球一樣慢慢鼓起來;接著憋氣2秒,感受腹部的充實;然后腳趾用力摳地,激活脾經,同時用6秒鐘緩緩呼氣,把肚子里的氣像吹蠟燭一樣呼出去,重復這個過程,堅持5分鐘。它能讓膈肌升降,促進肝臟血流量增加,給肝臟“加油打氣”。
3.“利用碎片時間”——追劇捶膽經
看劇、刷綜藝時別閑著,順便捶捶膽經。找到風市穴,自然站直,中指指尖碰到的大腿外側位置就是它,捶打這里能促進膽經排毒;還有太沖穴,在足背大腳趾與二腳趾的骨縫間,捶按它能疏肝解郁。邊看劇邊用拳頭輕輕捶打這兩個穴位,每側各捶打100下左右,既能打發時間,又能讓身體氣機運轉起來。
問多久見效?先讓身體“嘗點甜”
總有人追問:“做多久能好?”其實就像吃飯不是為了某天不餓,健康習慣的意義在于讓身體先舒服起來。李先生堅持1個月后復診時說:“現在按耳穴時沒那么酸脹了,腹式呼吸完覺得身體很輕盈,上周居然主動跟家人去散步了,走半小時也不覺得累。”這正是身體在悄悄適應——氣血活了,自然想動起來。
專家提醒
脾胃肝病科曾松林主任強調,改善脂肪肝的核心是持續的生活方式調整,哪怕每天只動10分鐘,也比“猛練3天歇1周”有效。不用糾結轉氨酶降了多少,先讓這些小動作像刷手機一樣自然。當你習慣了按壓耳穴后的清爽,愛上了腹式呼吸時的舒展,脂肪肝減輕,不過是順帶的禮物。放手去做吧,身體比你更愛輕松。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脾胃肝病科 姜泱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姜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