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真真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副主任護師
張蘭蘭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護師
梁玉煥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主任護師
審核:唐 沖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副主任醫師
在寫字樓的玻璃幕墻后,一場無聲的“腰椎危機”正在蔓延。最新臨床數據顯示,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在25~35歲職場人群中的發病率在5年間增長了47%,也就是說,每2位久坐工作者中就有1人正在經歷腰部不適。這個曾被貼上“老年病”標簽的疾病,為何會成為現代職場人的“隱形工傷”?我們又該如何構建腰椎的“防突堡壘”?
一、認識這個“沉默的職場殺手”——腰椎間盤突出
腰突是一種常見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間盤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就會引發從腰部到下肢的連鎖反應。主要癥狀是疼痛、麻木、肌力下降。腰突并非一天形成,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高危人群畫像
√久坐不動者:上班族、司機、學生等長時間坐著工作學習的人。
√重體力勞動者:需要頻繁彎腰搬抬重物的從業者。
√肥胖者:體重超標會給腰椎帶來更多壓力。
√愛穿高跟鞋的女性:高跟鞋會改變身體重心,增加腰椎負擔。
√外傷:也是腰突的原因之一。
二、擊破三大認知誤區
×誤區一:“腰突是老年病,我還年輕,不會得這個病”
√事實: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因長期久坐、熬夜和缺少鍛煉等原因,患上腰突的比例逐年攀升。
×誤區二:“腰疼了去按摩店按一按就好了”
√事實:雖然某些手法確實能短期改善腰部疼痛,但如果操作不專業,可能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加劇神經壓迫。因此,對于確診為腰突的患者,切勿自行嘗試未經指導的治療方法。
×誤區三:“只要多運動就不會得腰突”
√事實:適當鍛煉有助于增強腰背肌肉力量,但若方式錯誤反而可能事與愿違。例如,許多人喜歡做劇烈跳躍或跑步爬山,但這些動作會讓腰椎承受較大沖擊力,若未充分熱身或未掌握要領,容易損傷腰椎。
三、職場腰椎防護體系
1.調整辦公姿勢
√顯示器高度:屏幕中心與眼睛平齊。
√座椅調節:雙腳平放地面,大腿與小腿呈90°;扶手支撐肘部90°。
√腰背部調節:背部緊貼椅背,用腰靠墊填滿腰椎前凸空隙,減少腰部懸空的狀態。
√不要“蹺二郎腿”!
2.搬運物品的力學小技巧
√蹲而非彎腰去撿東西,用大腿力量代替腰部發力。
√提起重物前收緊腹部肌肉,保證動作連貫平穩。
√提重物時盡量雙側均衡,避免腰椎受力不均而增加退行性變。
√轉身用腳代償而非扭腰。
圖1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3.挑選合適的生活用品
√選用偏硬但具有一定彈性的床墊。
√避免穿高跟鞋長時間行走,選擇帶有減震功能的平底鞋更加安全舒適。
四、拯救腰椎的黃金訓練法
1.五點支撐法
√動作要領:仰臥,屈膝雙腳踩地,雙肘及頭部撐地,抬高臀部,使軀干與頭頸、大腿形成一個斜面,堅持30秒,緩慢放下,休息30秒,為一組;每次訓練20~30組,每天3~4次。
√功效:增強腰部穩定性,減輕腰椎壓力。
√注意事項:動作過程中背部始終保持平直,避免腰部過度用力。
2.三點支撐法
√動作要領:仰臥,屈膝雙腳踩地,雙手交叉放于腦后,頭部撐地,抬起臀部,使軀干與頭頸、大腿形成一個斜面,堅持30秒,緩慢放下,休息30秒,為一組;每次訓練20~30組,每天3~4次。
√功效:增強腰部穩定性,提高核心力量。
√注意事項:此方法是五點支撐法的進階版,初學者可先練習五點支撐,逐漸增加難度。
3.昂胸練習
√動作要領:俯臥,雙手撐地,上肢伸直,頭胸及上身向上頂,以達到脊柱最大伸展,堅持30秒,緩慢放下,休息30秒,為一組;每次訓練20~30組,每天3~4次。
√功效:增強頸背部肌肉協調性,增加腰背部肌肉力量。
√注意事項:延展度以不引起不適為準。
4.飛燕式
√動作要領:俯臥,雙手向后伸展,同時抬高頭頸、軀干及下肢,腹部撐地,如同起飛的燕子,堅持30秒后放松30秒,為一組;每次訓練20~30組,每天3~4次。
√功效:提升腰背肌肉力量,擴展脊柱靈活性。
√注意事項:動作需緩慢平穩,初學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降低強度。
圖2 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腰椎健康是我們享受高質量生活的基礎,預防腰突則需要從點滴做起。無論改善坐姿還是規律鍛煉,每一點努力都將為你的腰椎提供更好的保障。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已經出現明顯的腰腿疼痛或其他異常信號,請及時就醫。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