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來一份冰鎮飲料或者冰激凌,別提多暢快。可是,正當透心的涼意在身體內蔓延時,或許一陣劇烈的頭痛也會隨之出現,這就要小心了。
近日,上海一名年輕女子在晚上回家后,從冰箱中取出一盒冰激凌,大口吃下后,突然感到腦袋一陣劇痛,仿佛“抽筋”般的不適隨即襲來,胃里也一陣翻騰。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那么,什么是“腦結冰”?
岳陽市中醫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肖科金介紹,“腦結冰”,其學名為翼腭神經節疼痛,通常是在炎熱天氣快速進食冰激凌等冷凍食物或飲料之后發作的頭痛,頭痛部位通常位于額部或頂部,疼痛程度較為劇烈,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一般在吃下冷飲之后數十秒內發作,持續10秒至20秒,極少數情況可持續數十分鐘。
“腦結冰”是如何引起的呢?
肖科金說,夏季氣溫較高,大口吞咽冰激凌、冰鎮啤酒或飲料等冰冷食物時,上顎黏膜受到強烈的寒冷刺激,引起局部毛細血管劇烈收縮,稍后溫度回升血管又快速被動擴張,附近神經末梢產生疼痛沖動傳入大腦而出現劇烈頭痛。
有過偏頭痛發作史的人更容易發生“腦結冰”。由于血管收縮和擴張過程出現的頭痛與偏頭痛發作時的波動性疼痛的發生機制類似,所以有過偏頭痛發作史的人更容易出現“腦結冰”。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炎炎夏日不吃點涼的東西難以做到。為了避免“腦結冰”,應該如何科學喝冷飲吃冰激凌?
肖科金建議,吃冷飲時不能太急,尤其是天氣炎熱的夏季,不要快速攝取冷凍食物或飲料,在進食冷凍食物時注意盡量避免腭部接觸冷食,或不要直接吞到口腔后部,可有效預防“腦結冰”的發生。食用冰冷食物時,應放慢速度,不要大口吞咽。也可以將食物在口中含一會兒,避免上顎部位直接受到劇烈的冷刺激,避免頭痛的發生。
“腦結冰”一旦發作,應立即停止食用冷飲,嘗試按摩額頭、太陽穴緩解不適,也可使用溫熱毛巾熱敷額頭和頸部。通常情況下,癥狀會很快緩解,不需要特殊藥物。但如果癥狀持續加重,或者出現其他異常反應,應盡早就醫。建議有頭痛史和發作過“腦結冰”以及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慎食冷飲。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岳陽市中醫醫院 樺林 陳純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岳陽市中醫醫院 樺林 陳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