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中物理知識到動脈粥樣硬化早期識別、干預及管理
周義
一、作為慢病管理者,可能大家都在奔于疾病治療,而忽視疾病管理,甚至忽視團隊的力量;
二、很多人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成為老年患者的專利,但是事實并發如此,當我們看到一個年輕生命離開時,我們才去反思。為什么健康教育要進學校、社區、企業、機關、醫院等;
三、作為高血壓管理者,是否在思考血壓測量從娃娃抓起,是否關注年輕人脈壓差大原因,關注過脈壓差大危險因素等!
四、脈壓差是指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一般情況正常值20-40mmHg,超過50mmHg為脈壓差增大。多見于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關閉不全、甲亢等等。
五、從初中物理知識解釋脈壓差增大
機械能:彈性勢能 動能
在動脈硬化情況下,能量守恒原理下,彈性勢能降低轉化為動能。故落在血管收縮期。表現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或者降低(或者脈壓差增大)。
六、脈壓差增大
(1)排除血壓測量不規范所致情況;
(2)分析脈壓差增大原因(心臟聽診、眼凸)等體征;
(3)注意動脈粥樣硬化硬化危險因素:高鹽、高脂飲食、吸煙、肥胖、長期靜坐、高血壓(血壓控制不好)、血糖控制不好、血脂異常、心腦血管家族史;
(4)注意合并冠心病、腦卒中。
七、需要評估
確定脈壓差(排除假性)情況
危險因素:血脂(重點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時血清葡萄糖、有無吸煙史(二手煙吸入史)、有無高血壓(血壓達標情況),注意隱蔽性高血壓。
頸部動脈彩超及踝臂指數測定、必要時下肢血管超聲。必要時心電圖。
八、管理
1.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非藥物處方制定);
2.管理好血壓、血脂、血糖及戒煙;
3.定期復查(一般血脂3月復查、注意肝功能)。
4.頸部血管超聲異常(半年-1年復查一次)。
九、預防與管理
健康教育從學校做起,加強與重視健康教育進校園、社區、企業及機關、醫院活動。提高百姓健康素養。
來源: 慢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