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據“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披露,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勾連策反境內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手段竊取我稀土相關物項,給我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危害。
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是國家戰略資源。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我國充分借鑒國際通行做法,依法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通過各種方式非法竊取
某國不能自主生產提純稀有金屬,但為保證其國內稀有金屬供應,一直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進行相關囤積。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
該國某重點領域承包商一方面通過更換包裝偽造“非中國原產”標簽后轉口偷運至其國內;
另一方面企圖采取虛報含量成分、偽報品名、快遞小包多次少量、更換運輸渠道等方式,將我國稀土等出口管制物項非法輸送出境。
掌握確鑿證據后,國家安全機關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采取行動,截斷稀土相關物項非法出境渠道,有力維護了我資源安全與國家安全。
竊取手法不斷翻新
稀土被譽為“工業黃金”“新材料之母”,我國目前稀土儲量、生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資源優勢及產業鏈優勢。部分國家高度關注我國稀土相關物項供給情況,千方百計開展竊取活動。
——偽報品名,瞞天過海。工作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指使境內不法分子瞞報成分利用我寄遞渠道將稀土偷運出境,如將稀土偽報為其他非管制物項,或偽造稀土的技術指標、成分含量等信息,將高純度稀土(如鏑、鋱)申報為低價值產品(如鐵合金、鎳粉)或“焊錫膏”“耐火”等普通商品,逃避出口管制。
——夾帶私貨,偷梁換柱。工作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指使境內不法分子將未申報的稀土相關物項隱藏在其他正常申報的貨物或運輸工具中,如將稀土等原料加工為初級產品,將稀土粉末混入瓷磚原料,或灌入塑料模特、礦泉水瓶等,再以合金配件、機械零件等模糊標簽名義偷運出境。
稀土資源是什么?
稀土是共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包括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钷(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镥(Lu),加上與其同族的鈧(Sc)和釔(Y)。
全球稀土資源分布廣泛但不均衡。中國是全球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稀土儲量約4400萬噸(稀土氧化物),占全球總儲量的40%。越南儲量約2200萬噸(占比20%),巴西儲量約2100萬噸(占比19%),俄羅斯儲量約1000萬噸(占比9%)。印度、澳大利亞、美國等國也有少量分布。我國輕稀土集中在內蒙古、四川等地,重稀土如鏑、鋱分布于江西、福建等地,占全球重稀土儲量的80%以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2023年,中國稀土產量達21萬噸,占全球近70%;冶煉分離產能占全球92.3%,技術領先。
稀土為什么如此重要?
稀土在國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稱為“工業維生素”“新材料之母”“軍事的核心”,屬于不可再生資源。
稀土其實就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手機、電腦硬盤到電動汽車電機,再到醫院中的核磁共振機都需要用到稀土。這些礦物質也可以在催化劑、永磁體和金屬合金等關鍵部件中找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被視為未來經濟增長點的無人駕駛車輛、清潔能源和通信系統等領域同樣需要用到稀土,比如裝機容量1兆瓦的風能發電機組,需要用到約171公斤稀土。
在軍事領域,它們被廣泛用于精確制導武器、衛星和隱形技術。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占到該國總進口量的70%。
另外,87%的美軍工供應鏈需經過中國稀土加工環節,例如每架F-35戰機就需消耗約417公斤的稀土材料。中國日前對多種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其中涵蓋了對航空電子設備領域至關重要的資源,這可能會嚴重影響美國第六代戰機項目的研發進展。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
稀土產業鏈
稀土資源在高科技產業、國防工業和綠色能源轉型中具有關鍵作用,其供應鏈的掌控權影響著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平衡。2023年,全球稀土市場規模達數百億美元。隨著新能源汽車、風電和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對稀土的需求持續攀升。預計2025年,全球稀土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10%。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產業鏈,涵蓋開采、選礦、冶煉、分離、加工等環節。在稀土分離提純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能夠生產高純度的稀土產品,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目前,我國在稀土永磁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生產上形成了技術壁壘,生產的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子設備、風電等領域,提升了稀土產業的整體附加值,并且在稀土深加工和應用方面取得顯著進展,能夠將稀土元素加工成各種功能材料,如熒光粉、催化劑、拋光粉等,廣泛應用于照明、顯示、化工等多個行業,進一步拓展了稀土的應用范圍和市場空間。
稀土不僅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更是國家戰略競爭的“籌碼”。目前,中國憑借資源稟賦、技術優勢和政策支持主導全球稀土供應鏈。未來,中國還需在技術創新、綠色轉型和國際協作上持續發力,將稀土從“資源依賴”升級為“技術 - 金融 - 產業”復合型優勢,為全球綠色經濟轉型和科技革命提供核心支撐,有望奪得資源的定價權。
資料來源: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客戶端、每日經濟新聞等
編輯:段大衛
來源: 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