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要七老八十的人才會得,我還年輕,不擔心這個!”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致盲性眼病,發病迅速、危害性大,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導致的視力喪失是不可逆轉的。部分類型的青光眼由于發病隱匿性強,早期不影響視力,患者無明顯眼痛、眼脹等癥狀。等患者有癥狀到醫院就診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了晚期,故青光眼又被稱為“視力的小偷”。

而目前公眾對青光眼誤區比較多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誤區1:青光眼只有老年人才會有?

青光眼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因此很多人覺得青光眼是“老年病”。其實,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只是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而已。

青光眼類型很多,一般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中再分為閉角型和開角型。閉角型青光眼好發于老年人開角型青光眼相對較年輕人群,而青少年型、嬰幼兒型青光眼,發病年齡更早。

35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性疾病;高度遠視、高度近視;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都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喜歡關燈看手機)和情緒激動也可能誘發青光眼。

醫生建議:正常人群最好在35~40歲間做1次眼科檢查,以后大概每2~5年檢查1次。而60歲以上要每兩年檢查1次。一般情況下,若有青光眼癥狀出現、有青光眼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不論年齡均應盡早到專科醫院進行眼科檢查,眼科醫生會告訴你是否有青光眼,這樣就可以盡早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地預防青光眼。

誤區2:眼壓高=青光眼?眼壓正常=不是青光眼?

眼壓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險因素,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壓升高引起視神經受損所致,但是也有另外兩種特殊情況存在。

1.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壓并不高,在正常范圍(10-21mmHg),但出現了青光眼性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這種稱為“正常眼壓青光眼”。

2.還有部分人雖然眼壓高于正常范圍,但眼底形態和視野功能正常,沒有出現眼底視神經損害,這類稱為**“高眼壓癥”**。

因此,不是所有青光眼患者都眼壓高,并非眼壓正常就不是青光眼。眼壓不是診斷青光眼的唯一標準,還要結合眼底視盤、視神經和視野檢查綜合評估。

誤區3:青光眼只會單眼發病?

一般說來,原發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多是雙眼性疾病,只是在病程上有早晚或病情上有輕重差異而已,故雙眼都要給予及時正確的治療,即使一只眼有明顯青光眼,而對側眼無任何青光眼征象的也應認為該眼為“臨床前期”,并非“好眼”,也需做預防性治療或嚴密隨訪。

有些患者誤認為一只眼患青光眼失明了,還有另一只眼睛,沒有引起重視,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機會,造成嚴重后果。

繼發于其他疾病的青光眼則很難說是雙眼還是單眼,這需到青光眼專科做系統和全面的檢查才能確定,有時需追蹤檢查多年方能作出青光眼診斷。

誤區4:青光眼可以根治?

青光眼的治療原則是降低眼壓、保存視力。使用降眼壓滴眼藥治療是首選,還有激光和手術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

但青光眼是終生疾病,只能控制病情的發展,而無法做到治愈,患者需要終生治療。有些患者治療后,眼睛不再脹痛,認為青光眼已經治好了,便不再用藥,也不去醫院復查,這是很危險的。

因為青光眼發病大多隱蔽、病情發展緩慢,許多患者即使眼壓很高,也無脹痛的感覺,特別是手術后或轉為慢性期,患者對眼部疼痛會逐漸耐受。因此,絕不能認為沒有癥狀就代表青光眼治好了。

來源:懷化愛爾眼科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懷化愛爾眼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