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一陣急促的鈴聲打破了急診科經過一夜奮戰后的短暫平靜。“疑似蜂蜇傷,病人已經休克,開通綠色通道,準備搶救室。”院前急救同事簡短而有力的話語,頓時大家又快速行動起來。
患者進入搶救室,40歲中年男性,早上7時許可疑被馬蜂蜇傷,呼吸急促,全身乏力,頭暈,全身發紅。測血壓75/40mmHg,心率110次/分。
“立即予以吸氧,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立刻建立靜脈通路,予以腎上腺素0.5mg肌肉注射,抗組胺藥物”,接診的湖南旺旺醫院急診醫學科羅炯醫師立即給予了患者局部清創、取出3顆毒針,并予以抗過敏、補液、蛇藥片內服,外敷等處理,予以上述搶救措施后,患者休克得到糾正,體征平穩后,住院進一步觀察和恢復。
進入盛夏以后,蜂蜇傷頻繁發生,常見蜇人蜂類有蜜蜂科、胡蜂科、細腰蜂科、蟻蜂科、丸蜂科和黃蜂科等。
雖都是“蜂”,但毒性不同
蜜蜂毒液呈酸性,含有神經毒素、溶血毒素,蜜蜂毒刺刺入皮膚后,將毒刺留于刺傷處;胡蜂等毒液呈堿性,將毒刺縮回,可連續發起攻擊,偶爾留下毒刺。
蜂蜇傷后的反應有哪些?
蜂類蜇傷后,患者體內生物活性物質大量釋放,可在短時間內出現血壓下降、休克、呼吸困難甚至衰竭。蜇傷后,一般局部紅腫、疼痛、瘙癢,少數有水皰或壞死,數小時后即自愈,很少出現全身中毒癥狀。群蜂多次蜇傷,可迅速出現發熱、頭痛、惡心、嘔吐、腹瀉,甚至肌肉痙攣、昏迷等全身癥狀。
蜂毒中還含有一種抗原性蛋白,能引起嚴重變態反應,出現蕁麻疹、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可因過敏性休克、窒息致死。
同時馬蜂(胡蜂)蜇傷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溶血反應,這是由于蜂毒中的某些成分(如磷脂酶A2、溶血肽等)破壞紅細胞,導致血紅蛋白釋放,嚴重時可引發溶血性貧血、血紅蛋白尿甚至急性腎損傷。
如果不慎被蜂蜇傷那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一、早期現場急救
1、判斷何種蜂蜇傷。
2、如果是蜜蜂蜇傷檢查有無螫針留在皮膚上。
3、判斷嚴重程度。
4、保持鎮靜,限制活動,切勿劇烈活動加速血液循環。
5、局部適當冰敷,減少毒素吸收。
二、蜂刺處理方式
1、暴露蜇傷處,用粘性膠帶粘除或鑷子拔除蜂刺。
2、若蜂刺附有毒腺囊,則不能用鑷子夾,以免擠入毒液使之加重,應用針挑出。
三、清洗傷口
**1、蜜蜂蜇傷:**蜜蜂毒液為酸性,可選用清水、生理鹽水、肥皂水、5%-10%碳酸氫鈉溶液(小蘇打)等沖洗傷口。
**2、胡蜂蜇傷:**胡蜂毒液為堿性,可選用清水、生理鹽水、食醋、檸檬水、稀鹽酸等沖洗傷口。
湖南旺旺醫院急診醫學科溫馨提醒:蜂類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大多數蜇傷發生在人類無意中威脅到蜂巢,因此盡量避免靠近蜂巢或者蜂群,若需要靠近,做好防護措施。如被蜇傷有不適時,請盡快到醫院就醫,及時治療。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旺旺醫院 急診醫學科 王晶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旺旺醫院 急診醫學科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