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經常帶上痛苦面具,你以為只是“小腹脹氣”或“消化不好”?別不當回事了,這可能是腸梗阻在預警!

近期,長沙泰和醫院就接診了這樣一個病人。62歲王阿姨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直腸、子宮內膜惡性腫瘤手術史。一年前做完子宮內膜手術后,期間反復出現腹脹、排便困難而就診該院。

經檢查,王阿姨被診斷為**不完全性腸梗阻!**經過積極治療后,王阿姨現已順利康復出院!

什么是腸梗阻?

打個比方說,腸道是一條超級高速公路,每天都有條不紊地運輸著各種“貨物”。腸梗阻就好比這條高速公路發生了堵車,食物和消化液無法正常通過,導致腸道內壓力升高,引發腹痛、嘔吐、腹脹、排氣排便減少或停止,如果病情嚴重,可能會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癥狀,甚至危及生命!

腸梗阻按梗阻的程度可分為完全性腸梗阻和不完全腸梗阻。不完全腸梗阻是程度較輕的腸梗阻,指腸道內容物通過腸道時受到部分阻礙,但尚未完全阻塞,導致腸內容物無法順利通過,但仍有部分腸內容物可以通過梗阻部位,與完全性腸梗阻相比,其特點在于患者仍可以排大便。

普外科主任李介秋教授溫馨提醒:腸道不完全梗阻就像“水管半堵”,水流雖未完全中斷,但隱患重重。若長期腹脹、排便異常,務必及時就醫,避免從“半堵”發展為“全堵”,引發腸壞死、穿孔!

腸梗阻與便秘容易混淆,千萬莫大意!

由于部分腸梗阻發病早期**腹痛不明顯,癥狀與便秘相似,常常和便秘相混淆;還有一部分患者僅表現為惡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癥狀。**尤其是高齡患者,機體反應及癥狀表現相對遲緩。

因此,有些人患上腸梗阻,甚至錯誤的認為是普通的便秘,而耽誤疾病的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期而誘發其他并發癥出現。

日常需警惕的三類癥狀

**1、腹痛腹脹:**持續腹脹,無法正常排便,或持續腹痛>12小時。

**2、惡心嘔吐:**嘔吐后腹脹不緩解;如有咖啡色嘔吐物,可能預示高位腸梗阻合并出血。

**3、反常腹瀉:**排便習慣驟變(尤其粘液/血便),部分梗阻早期可能排出稀水樣便。

若出現上述情況,必須即刻前往醫院,進行腹部CT+血常規檢查,拒絕“在家觀察看看”!

哪些原因會導致腸道被堵?

1.腸腔堵塞:如寄生蟲、糞塊、異物。

2. 腸管受壓:黏連帶壓迫、腸管扭轉、腸套疊。

3. 腸壁病變:先天性腸道閉鎖、狹窄、炎癥、腫瘤。

4. 腹膜炎、腹部大手術、腹膜后血腫感染引起腸壁肌層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失去正常蠕動,使腸內容物停止運行。

5.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腸管血運障礙,腸內容物不能通過。

得了腸梗阻該怎么辦?

腸梗阻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療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

①通過胃腸減壓可以減少胃腸道內積留的氣體和液體,減輕腸腔膨脹,減少腸腔內的細菌和毒素,減輕腹內壓。

②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

③抗感染。腸梗阻時腸黏膜屏障受損,而且腸道細菌的移位,腸腔內細菌透過腹壁,透過腸道而進入腹腔,引起感染。

2、手術治療:

①主要適用于各種腸梗阻、腫瘤或者先天性腸道畸形引起的腸梗阻,以及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有明確手術指征的腸梗阻患者,建議在6小時黃金救治時間內進行手術。

怎么預防腸梗阻的發生?

1. **合理飲食:**飲食要均衡,增加多纖維膳食攝入,避免食用過硬、過粗、過燙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老年人更應注意細嚼慢咽、吃易消化食物,養成規律生活習慣,以防糞石性腸梗阻。

**2. 適度運動:**適度的體育運動有助于促進胃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和腸道功能紊亂。

**3. 注意個人衛生:**加強衛生宣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和治療腸蛔蟲病等寄生蟲病。

**4. 定期體檢:**對于有消化系統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體檢,以便早期發現和預防腸梗阻的發生。

**5. 避免濫用藥物:**某些藥物可能對腸道產生刺激作用,導致腸黏膜受損,增加腸梗阻的風險。因此,在使用藥物時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濫用。

來源:長沙泰和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長沙泰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