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癥醫學科病房內,一個常見的現象是醫生查房或護士長巡視病房時,都會彎腰在床欄查看什么,原來在ICU病床有個隱藏功能—角度儀,可以看到床頭的抬高角度,醫護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病情調節床頭角度。雖然床頭抬高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可能成為患者康復的關鍵。床頭抬高30°-45°這一看似簡單的操作,實則蘊含著重癥醫學的深刻智慧。

一、提升肺活量20%

1. 預防誤吸,守護呼吸安全

重癥患者常因意識不清、吞咽功能減弱或留置胃管等原因,面臨嘔吐物或反流物誤吸的風險。床頭抬高后,借助重力作用可降低胃內容物反流至咽喉部的概率,顯著減少誤吸導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致命性并發癥。研究顯示,這一體位可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風險降低25%。

2.改善呼吸功能,減輕肺部負擔

平臥位時,腹腔臟器壓迫膈肌,限制胸腔擴張。抬高床頭可使膈肌下移,增加胸腔容積,提升肺活量20%,尤其對心肺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衰患者,可減少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心臟負荷,改善血氧飽和度。

3. 促進循環,減少并發癥

長期臥床患者易出現壓瘡、深靜脈血栓等問題。床頭抬高可減輕身體與床面的垂直壓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同時,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降低靜脈血栓形成概率,為患者的整體康復保駕護航。

如何科學抬高床頭?

1. 角度精準把控

使用電動床,將床頭抬高緩慢抬高至30°-45°(無量角器的也可通過拳頭測量:一拳高約15°,兩拳高約30°)。

2. 做好體位管理

? 背部支撐:在患者背部墊軟枕,維持身體穩定,避免下滑。

? 下肢保護:膝蓋下方可墊小軟枕,防止腿部肌肉過度牽拉,保持舒適體位。

? 定時評估:每2小時檢查患者體位,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按需調整。

3. 注意事項

? 休克患者需遵循“中凹臥位”(床頭抬高10°-20°,床尾抬高20°-30°),以增加回心血量。

? 脊柱損傷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床頭角度,避免加重損傷。

三、做好“解說員”

在ICU,護士會根據患者病情動態調整床頭角度,并做好皮膚護理、體位監測等工作。作為患者家屬,您也可以配合醫護人員:

1.做好“解說員”:向清醒患者解釋為什么床頭抬高,緩解患者對ICU陌生焦慮心情。

2.做好“協助員”:協助患者保持正確體位,幫忙整理患者背靠枕頭,避免懸空導致腰背酸痛。

□溫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李榮利 副主任護師李夏

來源: 溫州市護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