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病夏治”的火熱開啟,不少患者開始貼敷“三伏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夏季也是治療和控制糖尿病的黃金期。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內(nèi)分泌病科主任張永文介紹,夏季高溫促進血管擴張、出汗增多,基礎代謝率提高,能量消耗增加,血糖自然消耗更快。同時,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分泌效率更高,部分患者甚至可減少胰島素的用量;炎熱天氣會導致很多人的食欲下降,患者更傾向于選擇清淡食物,高碳水和高脂食物攝入減少,類似“天然低糖飲食”狀態(tài)。此外,夏季蔬菜水果豐富,高纖維飲食有助于血糖穩(wěn)定;夏季晝長夜短,戶外活動增多,進一步加速糖分消耗。運動結(jié)合代謝加快,形成“雙倍降糖”效果。

張永文介紹說,雖然夏季是“控糖”的黃金期,但是也有三大風險值得注意和警惕。

第一,低血糖風險升高:夏季血糖普遍偏低,若未及時調(diào)整藥量或規(guī)律進食,易引發(fā)低血糖。建議隨身攜帶糖果、定時加餐,并加強血糖監(jiān)測。

第二,感染與并發(fā)癥隱患:夏季蚊蟲叮咬或足部刮傷后,高血糖環(huán)境易滋生細菌,需注意清潔防護,如有不適要第一時間到醫(yī)院就診。

第三,飲食誤區(qū):水果(如荔枝、西瓜)和冷飲過量攝入會抵消控糖效果,建議選擇低糖果蔬(如蘋果、黃瓜),并避免含糖飲料。

夏季是糖尿病患者控糖的黃金期,但仍需注意飲食調(diào)整。日常生活中可選擇血糖生成指數(shù)(GI)低的食物,如黑米、藜麥、燕麥等全谷物;每日攝入30~35g膳食纖維;每餐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zhì),最后吃主食,細嚼慢咽(每餐15~20分鐘),可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此外,每日飲水1500~ 3000ml(淡茶水或白開水),分次飲用,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注意補充電解質(zhì),防止高溫脫水導致血液黏稠;烹飪方式注意少油少鹽,多用蒸、煮、涼拌,避免煎炸。夏季的代謝特性為控糖提供了“天然助力”,但需平衡飲食、運動與藥物調(diào)整,避免低血糖和感染。

通訊員楊璞本報記者楊羽

來源: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