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漢壽縣胸痛中心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救援,兩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幾乎同時被送至漢壽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迅速響應,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朱宏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兵分兩路”,兩臺手術同步展開。最終,兩名患者成功重建心臟血運、重獲生命通道。

雙重警報:同一時刻的生命呼救

7月5日上午10點左右,醫院急診室幾乎同時接診到兩名特殊患者:余大爺(化名)因胸痛難忍伴暈厥被家屬緊急送醫,陳先生(化名)也因劇烈胸痛就診。

危機時刻,醫院啟動胸痛救治綠色通道,心血管內科、介入中心專家團隊迅速集結,從床旁心電圖檢查到抽血化驗,從靜脈通路建立到心電監護,每一步都嚴謹而高效。

根據心電圖及心肌損傷標志物檢測,兩名患者均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情況十分危急,需要立即手術治療。

雙機齊發:與死神展開“雙線作戰”

此時,介入室的2臺DSA設備嚴陣以待,開啟“雙戰斗”模式。朱宏主任與家屬充分溝通并征得同意后,兩組手術團隊爭分奪秒,將患者快速轉運至介入中心,導管室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術前準備。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兩組醫護團隊在相鄰導管室同步上演生命保衛戰。

(余大爺術前、術后影像圖片)

導管一室的余大爺冠狀動脈造影示:右冠嚴重狹窄合并血栓,介入團隊高度專注,憑借精湛技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一步操作,通過DSA設備清晰探查血管情況,精準將導絲穿過閉塞血管,植入支架、恢復血流**......**每一個動作精準無誤,每一次決策果斷迅速。

(陳先生術前、術后影像圖片)

導管二室的陳先生冠狀動脈造影示:前降支中段以遠完全閉塞,介入團隊穩中求快迅速將指引導管準確到位,送導絲通過狹窄部位,藥物球囊擴張后,遠端血流恢復正常,監護儀上抬高的ST段開始回落,陳先生胸痛癥狀明顯緩解。

雙向告捷:兩位患者重獲“心”生

經過“雙DSA并行搶救”,兩位患者的血管成功開通,順利重獲“心”生。術后,兩名患者轉至心血管監護室(CCU)接受密切監護與后續治療,術后恢復良好,目前均已康復出院。

此次兩名心梗患者的快速、同時、高效救治,不僅得益于心血管內科團隊快速的反應能力、過硬的急救技能,同時離不開醫院兩臺DSA設備的“硬核助力”,確保了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

實力護航:從“救命設備”到“全域守護”

**介入中心何建軍主任介紹:**自2014年8月開展首例介入手術以來,醫院已成功完成近1.5萬例DSA下介入手術。新投入的Artis Q Celing DSA設備具備3D后處理、3D路圖、支架精顯等世界領先功能,性能全面超越市售多數機型。

“雙DSA時代”使介入室的硬件實現了跨越式提升,不僅避免“占臺”發生,更將提升診療效率,使介入中心在胸痛、心腦血管危重癥、創傷出血、腫瘤介入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提升區域醫療救治水平。

目前,漢壽縣人民醫院運用DSA設備開展的介入治療覆蓋多個領域:

**心血管介入:**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起搏器植入、射頻消融等;

**腦血管介入:**腦血管造影、顱內血栓取出、動脈瘤栓塞治療等;

**外周血管介入:**動靜脈支架植入、出血性疾病栓塞治療等;

**腫瘤介入:**腫瘤灌注化療、栓塞治療等;

**其他非血管介入:**食道/腸道支架置入、膽道引流等。

鄭重提醒

**急性胸痛,牢記兩個“120”:**有胸痛,立即撥打120;急性心梗發生后,務必在黃金120分鐘內就醫,可大幅降低病死率與致殘率!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漢壽縣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一病區 朱宏、介入中心 何建軍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漢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