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便秘,肛門長個小番茄

34歲的孕4月準媽媽夏女士(化名)小心翼翼來到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肛腸科門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醫生,我上廁所疼得直冒冷汗,肛門那里長了個小番茄,上廁所痛,坐著痛,該怎么辦?”

孕期連鎖反應,60%的孕媽都躲不過的痛

夏女士告訴聶英玲醫生:她一開始只是大便干,得蹲十幾分鐘才能拉出來,后來肛門開始墜脹,以為是痔瘡犯了,沒想到這次排便后,肛門口直接腫起個硬疙瘩,疼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更讓她崩潰的是,這個腫物不僅疼,還“賴”在肛門口不肯回去。

這是典型的血栓性外痔:干硬的糞便擦破痔核血管,血液淤積形成血栓,局部腫脹劇痛,嚴重時連咳嗽、走路都會扯著疼。

夏女士的情況,其實是很多孕媽的「隱形困擾」。

懷孕后,體內孕酮水平升高會讓腸道蠕動變慢,子宮逐漸增大又像「小鉛球」一樣壓迫腸道,加上孕吐期胃口差、孕期不敢亂吃、活動量減少……這些因素疊加,讓超過60%的孕媽遭遇過「排便困難」。

不敢住院,怕影響寶寶,夏女士該如何破局

檢查確診后,夏女士更焦慮了,手術又怕傷害寶寶,不手術又疼的難受。

孕期的治療選擇題,往往比普通人更艱難——既要解決當下痛苦,又要最大限度保障母嬰安全。傳統痔瘡手術需要住院、腰麻甚至靜脈麻醉,術后恢復時間長,對孕中期的孕媽來說確實風險較高。

但是夏女士的情況已經不能再拖:血栓性外痔持續腫脹,不僅疼痛影響生活,還可能因反復摩擦導致感染、血栓擴大,甚至誘發宮縮。

門診10分鐘解決!孕媽的「無痛救急方案」來了

考慮到夏女士的顧慮和孕周特點,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肛腸科聯合產科專家為她做了全面評估:孕4月胎兒穩定,血栓性外痔屬于“局部問題”,完全可以通過門診局麻微創治療解決。

治療當天,夏女士在門診完成了術前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胎心監護),確認無禁忌后,肛腸科醫生在肛周局部注射少量利多卡因(局麻藥物幾乎不進入血液循環,對胎兒無影響),僅用10分鐘就精準剝離了血栓。整個過程夏女士幾乎沒有痛感,術后觀察30分鐘無異常,直接回家休養。一周后復診時,夏女士的肛周腫物已完全消退。

孕期痔瘡/便秘別硬扛!我們有一套「溫柔方案」

夏女士的經歷,其實是很多孕媽的縮影——遇到肛腸問題,要么忍到受不了才就醫,要么因擔心風險不敢治療。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肛腸科針對孕期特殊人群,總結了一套「安全、無痛、高效」的解決方案:

1.孕期便秘預防先行

飲食:每日飲水1500-2000ml(溫白開最佳),多吃高纖維食物(如燕麥、火龍果、西藍花),少量多次吃酸奶(選無添加糖的);

習慣:固定排便時間(比如晨起或餐后),不要蹲太久(5-10分鐘為宜),排便時別玩手機;

運動:每天散步20-30分鐘,或做孕婦瑜伽(重點鍛煉盆底?。?,促進腸道蠕動。

2.輕中度痔瘡:門診微創+居家護理

對于血栓性外痔、Ⅰ-Ⅱ度內痔,醫院采用局麻下微創治療(無需住院),創傷小、恢復快;配合中藥坐?。ㄔ衅诎踩盟帲┖惋嬍持笇?,多數患者1-2周就能恢復正常。

3.嚴重痔瘡/反復出血:多學科聯合護航

如果痔瘡脫出嵌頓、長期便血導致貧血,醫院會啟動「產科+肛腸科+麻醉科」聯合評估,制定個性化方案(如孕中期相對安全的手術),全程監測胎兒狀態,確保母嬰平安。

給孕媽的貼心提醒:

孕期肛腸問題不是「忍忍就好」!疼痛、出血、感染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可能誘發宮縮、加重貧血,甚至影響營養吸收。早發現、早干預,才能給寶寶一個更舒適的成長環境。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王珍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