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李培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歷時4年研發的“信天翁”海洋無人風帆航行器完成了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穿越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實時采集臺風觀測數據并成功回傳,為臺風研究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同時為之后的環球航行任務積累了豐富經驗。
航行器“信天翁” 通訊員供圖
“信天翁”是利用風能驅動的無人風帆航行器,具備長航程高機動性特點,還可以下潛水下1000米,可以完成臺風,中尺度渦等極端海洋觀測及調查任務。
6月10日,“信天翁”航行器從臺風“蝴蝶”北部530公里處開啟了這場艱難的穿越任務。在復雜惡劣的氣象條件下,“信天翁”在最大風力超過30節的惡劣條件下,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在狂風巨浪前行,不斷調整方向,并將獲取的臺風觀測數據實時采集并回傳。
“信天翁”穿越臺風“蝴蝶”路徑示意圖 通訊員供圖
在13日凌晨0 時56分,“信天翁”航行器成功地從臺風北部進入臺風眼,并從臺風眼東南部穿出。
在臺風眼內及穿越臺風的整個階段,“信天翁” 成功觀測并記錄了完整的氣象、海洋海浪等原位數據。這些數據將為科學家與氣象部門深入了解臺風的內部結構、形成機制及演變規律提供有力支撐,有助于提升臺風預報的準確性和防災減災能力。
“信天翁”無人風帆航行器成功完成臺風穿越任務,標志著我國在海洋氣象探測領域邁出了堅實一步。后續,團隊將搭載更多環境信息傳感器,迎接更多極端氣候的挑戰,獲取更多完整豐富的極端氣象及海洋環境數據。
據介紹,“信天翁”本次穿越臺風“蝴蝶”活動,得到了國家氣象中心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南海預報中心的指導和東海實驗室的支持。
來源: 潮新聞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