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數字素養
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指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數字獲取、制作、使用、評價、交互、分享、創新、安全保障、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質與能力的集合。
具體包括——
數字意識:
內化的數字敏感性、數字的真偽和價值,主動發現和利用真實的、準確的數字的動機,在協同學習和工作中分享真實、科學、有效的數據,主動維護數據的安全。
計算思維:
分折問題和解決問題時,主動抽象問題、分解問題、構造解決問題的模型和算法,善用迭代和優化,并形成高效解決同類問題的范式。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在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利用豐富的數字化資源、廣泛的數字化工具和泛在的數字化平臺,開拓探索和創新。
數字社會責任:
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遵循數字倫理規范。
數字素養能力模型:
L1****數字生存能力
最基本的能力是數字生存能力。包括:
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App進行購物、出行、社交、看病、防疫等操作;
會根據需要瀏覽、檢索、查詢相關的信息;
會對自己的照片、視頻等數字資產進行初步的整理、保存,防止丟失。
中國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缺少這些能力,基本上會陷入“寸步難行”的境地。
所以國家提出要提升中國的全民數字素養,要特別關注老年人、殘疾人、貧困人口等特殊群體的基本數字生存能力的獲取。
L2****數字安全能力
數字世界,信息真假難辨,危險也無處不在。每一個人都需要具備數字安全能力,保護自己的數字資產或物理資產不被侵害。包括:
個人數據和隱私的保護;
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信息竊取等不法行為的辨別能力和安全防護技能;
對游戲、短視頻等的自控能力,防沉迷。
L3****數字思維能力
數字思維能力指能用數字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解決自己或他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問題。包括:
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數字生活體驗和生活水平,比如智慧家庭等;
利用數字技術工作效率,比如在線辦公、數字渠道營銷推廣、遠程醫療等;
具備數據思維能力,能利用數據發現問題、找到根因,進行精準研判或對未來進行預測。
L4****數字生產能力
數字生產能力指能輸出數字產品、數字內容或其它數字解決方案,幫別人解決問題,提升自己或企業在數字世界的品牌和影響力。包括:
數字內容創作(如短視頻);
數字產品開發;
數字解決方案集成等。
L5****數字創新能力
如果個人或企業在數字經濟中要起到引領帶頭作用,需要具備數字創新能力,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或在基礎技術、開放平臺、商業模式等方面具備獨特的競爭力。包括:
數字基礎設施創新,如底層芯片研發、算法研究、專利撰寫等;
數字開放平臺創新,如人工智能平臺、區塊鏈平臺、大數據平臺等;
數字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如共享經濟等。
數字素養提升路徑
針對不同的職業,所需要的數字素養是不一樣的。在這里嘗試向大家提供一個通用的數字素養的提升路徑。
第一個路徑是 “看”。 數字技術日新月異,要關注國家相關部委、領先企業在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方面的新戰略、新規劃、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做到跟數字世界信息和語言同步。
**第二個路徑是 “學”。**要學習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知識,這樣你在面對一些熱點概念(比如元宇宙、NFT、東數西算等)時,能看看清事物和現象的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
**第三個路徑是 “思”。**在數字經濟時代,不僅僅企業需要數字化轉型,人也需要數字化轉型。要構建數字思維,善于運用數據幫助自己用數字的方式去發現問題的根因、辨明是非,幫助自己進行正確的決策。
**第四個路徑是 “用”。**要理解數字技術在數字生活、數字工作、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并嘗試用數字技術來解決你面對的問題。
提出了哪些目標?
到2035年
全民數字化適應力、勝任力、創造力顯著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發展環境顯著優化,基本形成渠道豐富、開放共享、優質普惠的數字資源供給能力。
初步建成全民終身數字學習體系,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數字技能穩步提升,數字鴻溝加快彌合。
勞動者運用數字技能的能力顯著提高,高端數字人才隊伍明顯擴大。
全民運用數字技能實現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數字生活,數字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數字道德倫理水平大幅提升。
展望2035年——
基本建成數字人才強國,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等能力達到更高水平,高端數字人才引領作用凸顯,數字創新創業繁榮活躍,為建成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聚焦四大應用場景
數字生活方面
家庭、社區、出行、購物等是人民群眾高頻生活場景。
數字工作方面
產業工人、農民、新興職業群體、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是不同工作場景中的行為主體。
數字學習方面
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歷體系的數字教育培訓場景。
數字創新方面
推動打造企業數字化競爭力,培養造就高素質數字人才隊伍;積極探索數據驅動科研新范式。
部署8大重點任務
加大優質數字資源供給
拓展數字資源獲取渠道,做優做強數字教育培訓資源,推動數字資源開放共享,促進數字公共服務公平普及。
打造高品質數字生活
培育數字生活新應用新場景,提高智慧社區和智慧家庭建設應用水平,深化數字應用適老化改造,加快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
提升勞動者數字工作能力
培育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提高農民數字化“新農具”應用水平,發展壯大新興職業群體人才隊伍,增強婦女數字工作競爭力,提升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學網、懂網、用網能力。
促進全民終身數字學習
全方位提升學校數字教育教學水平,完善數字技能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搭建一批數字學習服務平臺,加快提升退役軍人數字技能。
提高數字創新創業創造能力
激發企業數字創新活力,完善數據驅動的科研創新模式,培育高水平數字人才。
筑牢數字安全保護屏障
增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加強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
加強數字社會文明建設
提高全民網絡文明素養,強化全民數字道德倫理規范。
加強組織領導和整體推進
加強統籌協調,舉辦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系列主題活動,開展理論研究和監測評估,組織工作試點和優秀案例征集,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來源: 丹東市結核病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