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隨著家門打開,看見女兒拄著拐杖一拐一拐進來,原來女兒打羽毛球不小心致使半月板受傷,膝蓋疼痛難忍,連正常行走都難。為了讓孩子繼續在運動的天地里肆意揮灑汗水、享受快樂,建議家長們收藏好這份“羽毛球護膝小知識”。

一、運動前預防:精心籌備三件事,為膝蓋減負護航

熱身:不可懈怠的關鍵序曲

運動前的熱身,是開啟安全運動的重要環節。先進行5分鐘的慢跑,讓身體微微發熱,血液循環加速。

緊接著,進行膝關節繞環,順時針和逆時針各轉動10圈,為膝關節這一“樞紐”進行細致的調試。

最后,進行弓步壓腿,每側保持15秒,拉伸腿部肌肉,為運動前做好充分準備。特別提醒,若直接投入激烈的運動,極易讓半月板“卡住”,從而引發損傷。

選鞋:關乎膝蓋健康的重要抉擇

在羽毛球運動中,務必選擇羽毛球專用鞋,其鞋底具有出色的防滑性能,側面能夠提供穩定的支撐。一般的鞋子,無法滿足羽毛球運動快速變向的需求。這里有個小竅門,用手輕輕捏一捏鞋跟,如果感覺硬挺,那么這雙鞋就能更好地保護腳踝和膝蓋。

護膝:為膝蓋增添一份安心保障

倘若膝蓋曾經受過傷,那么在運動時佩戴髕骨帶或纏繞式護膝是十分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選擇過緊的護膝,以免影響血液循環。護膝能夠有效減少半月板所承受的壓力,為運動安全保駕護航。

二、運動受傷后處理:遵循“PRICE”原則

若不慎受傷須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及時處理能減輕癥狀、加速恢復:

P(Protection,保護):停止運動,避免受傷部位再次受力,如扭傷后用繃帶固定關節。

R(Rest,休息):受傷后1天-2天內減少活動,嚴重時需制動(如使用拐杖)。

I(Ice,冰敷):受傷48小時內,用冰袋裹毛巾敷在患處,每次15分鐘-20分鐘,每天3次-4次,減輕腫脹。

C(Compression,加壓):用彈性繃帶輕輕包裹受傷部位,減少出血和腫脹(注意不要過緊,避免影響血液循環)。

E(Elevation,抬高):休息時將受傷部位抬高至高于心臟位置,如腳踝扭傷時墊個枕頭,幫助消腫。

羽毛球是一項充滿活力的運動,但快速的跑動、急停、跳躍和揮拍動作也讓受傷風險隨之增加。掌握科學知識,牢記預防要點,才能讓我們在球場上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遠離傷痛困擾,保持最佳狀態。

來源: 溫州市護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