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甩開腮幫子胡吃海塞,體重秤上的數字卻像坐了火箭般飆升?腰圍偷偷鼓起來的速度,比工資卡余額增長快多了?別納悶,你可能遇上了藏在食物里的“隱形油脂軍團”,它們披著美味的外衣,在你毫無防備時悄悄囤積脂肪,堪稱“看不見的熱量小偷”。這些“健康零食”,其實是油脂大戶。

看不見的油脂又稱隱形油脂,一般隱藏在食物中,主要來源于動物性食物(肉、蛋、奶等)、植物性食物(糧谷、豆制品等)以及各種加工類食物。

隱形油脂有哪些?

堅果類:核桃、花生、瓜子,都是人們在日常閑暇或追劇時的最愛。其實隨隨便便嗑上瓜子25g,就相當于喝了10ml油。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大豆及堅果類”攝入量為25g-30g。我們在吃堅果類時,一定要控制好量。

牛油果、椰子肉:近年火遍朋友圈的牛油果,被貼上“健康”“營養”標簽。但你知道嗎?一個100g牛油果約含15.3g脂肪。很多人喜歡喝椰子汁,也喜歡吃椰子肉。椰子肉33%是脂肪,而且是飽和脂肪酸,吃100g椰子肉相當于吃了30g飽和脂肪酸。

各種醬料:比如沙拉醬的脂肪高達80%,這可能就是你吃蔬菜沙拉也瘦不下來的原因,原來“減肥餐”里藏著個“油老板”。

果蔬干、餅干、糕點類:以為果蔬干是“脫水的健康”?錯了!市面上大多果蔬干是經油炸脫水的,咬起來咔嚓脆的口感,全靠油脂“撐腰”;還有那些酥到掉渣的餅干、松軟香甜的糕點,黃油、起酥油是它們的“秘密武器”,一口下去,油脂在嘴里狂歡,贅肉在身上安家。

咖啡:一杯咖啡可能是你一天精神的支點,但也有可能是你脂肪上升的支點。越是絲滑的咖啡,比如生椰、生酪、慕斯等,也就意味著糖和脂肪也越多。若害怕熱量炸彈,不如試試純美式。

這些藏在日常飲食里的“隱形油脂”,就像躲在暗處的“健康小偷”。看清它們的真面目,控制好攝入量,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不讓脂肪悄悄“膨脹”。畢竟,健康的人生,從來不是和美食為敵,而是懂得和它們“聰明相處”呀!

來源: 溫州市護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