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1歲高齡的李奶奶在岳陽市中醫醫院成功拆除肺部惡性腫瘤,一周出院。

出院前,李奶奶一大家子都對查房的醫生豎起大拇指道:“沒想到打幾個小孔就把手術做了,市中醫醫院確實技術好!”

6月初,81歲的李奶奶突發胸痛,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岳陽市中醫醫院普外科彭小波副主任求診,胸部影像檢查結果顯示,李奶奶右下肺存在可疑結節,經過進一步穿刺活檢確診為肺部惡性腫瘤。頓時,沉重的巨石壓在全家人的心頭。

手術風險巨大,81歲的老人了,身體能否承受?不手術,后果不堪設想。看著精神尚可卻難掩憂色的母親,家人決心不放棄一線希望,積極治療!

高齡患者的肺部手術,無異于在“生命禁區”排雷,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岳陽市中醫醫院迅速啟動了多學科診療(MDT)機制。

普外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個科室的專家圍繞李奶奶的病情展開了全面分析,綜合評估其心肺功能、基礎疾病等身體狀況,經過嚴謹討論,最終決定采用胸腔鏡下肺楔形切除術,由普外科彭小波副主任主刀,以最小創傷實現腫瘤精準切除。

“傳統開胸手術對高齡患者堪稱‘生死考驗’,而胸腔鏡微創術通過幾個小孔就能實現手術,不僅術中出血少、疼痛輕,還能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極大縮短患者康復時間……”術前,彭小波主任與患者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極大地緩解了家屬的心理壓力。

手術當天,普外科手術團隊在胸腔鏡的輔助下,通過微小切口,精準定位腫瘤位置,猶如“拆彈專家”般謹慎細致地操作。最終,成功完整切除病變組織。

術后,李奶奶直接返回普通病房,無需轉入ICU進行觀察。一周后,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順利康復出院,術后輔以靶向藥物治療即可。

彭小波主任提醒,肺結節是肺癌的重要預警信號,但并非所有結節都是惡性。數據顯示,體檢發現的肺結節中,90%以上為良性。那么如何判斷結節性質?關鍵要做到“三看”:

一看大小,直徑小于5毫米的結節惡性概率低于1%;

二看形態,邊緣光滑、密度均勻的結節多為良性;

三看變化,定期復查。結節大小、形態穩定,惡變風險較低。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吸煙者、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應縮短篩查周期。

發現肺結節不必過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一旦確診惡性,應及時就醫,選擇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規范治療。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肺癌治療已進入微創精準時代,即使是高齡患者,也有機會通過科學治療重獲新生。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岳陽市中醫醫院 譚媛 陳純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岳陽市中醫醫院 譚媛 陳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