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劉女士,被反復發作的下腹疼痛折磨了二十多年,一直以為是“慢性盆腔炎”、“直腸炎”治療,輾轉治療,就是不見好。今年,來到株洲市三三一醫院,做了B超和CT,高度懷疑是盆腔淤血綜合征(PCS)。
介入放射科的章旭主任團隊為她做了精準的血管造影檢查,果然發現左側卵巢靜脈明顯增粗、迂曲。隨即進行了微創介入治療——用彈簧圈+硬化劑聯合栓塞解決了這根“問題血管”。
造影復查顯示,淤血消失了!術后第二天,陳女士的疼痛評分就從7分(重度)降到了2分(輕微)。半年過去了,她終于擺脫了多年的疼痛困擾,生活回歸輕松。
什么是盆腔淤血綜合征(PCS)?
簡單說就是盆腔里的**靜脈血管“堵車”**了,血液本該順暢流回心臟,但由于種種原因在盆腔里“堵”住了,導致靜脈壓力升高,就像水管被堵住水壓會變大,引起慢性的盆腔疼痛,這種病在育齡女性中其實很常見,估計每10個育齡女性中就有1個可能受其困擾。
哪些是身體發出的“堵車”信號?
**1.持續性疼痛:**持續性的隱隱作痛或墜脹感,尤其是站久了、來月經、同房后會明顯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腰背、大腿根部;有些人還會覺得外陰腫脹。
2.二便異常: 可能出現尿頻尿急或者便秘、腹瀉等癥狀。
3.可見體征: 約1/3患者大腿根或外陰可見蚯蚓狀曲張靜脈,這是“盆腔靜脈曲張”。
4.心理影響: 長期疼痛易引發焦慮失眠,形成惡性循環。
為什么這條血管容易堵?
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1.先天因素: 有些女性盆腔靜脈血管天生“閥門”(靜脈瓣)功能不太好(約35%-45%),或者干脆沒有“閥門”(約6%-15%),導致血液容易倒流、淤積。
2.后天誘因: 生過幾次寶寶(懷孕時盆腔靜脈容量能增大60%!)、體重超標、長時間站著或坐著不動、習慣仰著睡、甚至肚子里有其他東西壓迫了血管(比如一種叫“胡桃夾”的情況),都會讓盆腔“堵車”更嚴重。
3.激素影響: 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會讓血管放松擴張,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育齡期女性是高發人群。
精準診斷三步法,微創介入顯神威
醫生通過科學檢查可明確病因:
**1.初篩檢查:**經陰道B超觀察卵巢靜脈是否增粗(比如卵巢靜脈超過4mm)、血流異常等。
**2.影像確認:**CT/MR靜脈造影顯示迂曲擴張的血管(>8mm)及側支循環。
**3.金標準:**DSA血管造影動態觀察,若卵巢靜脈>6mm且血液倒流超20秒即可確診。
相比傳統治療方法治標不治本、創傷大等,株洲市三三一醫院介入放射團隊采用國際領先的微創介入技術優勢明顯:
**1.精準定位:**通過大腿根部微小創口置入發絲粗細的導管,找到盆腔里那些淤血擴張的血管。
**2.靶向治療:**向病變血管注入彈簧圈或泡沫硬化劑,阻斷異常血流。
**3.顯著療效:**術后患者疼痛顯著緩解,典型案例中患者次日疼痛評分從7分降至2分。
高危人群需警惕
1.慢性盆腔疼痛超過半年且常規治療無效。
2.久站/勞累后疼痛加劇。
3.伴有大腿根靜脈曲張、同房痛或排便異常。
4.多產史或家族靜脈曲張病史。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株洲市三三一醫院 劉映池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株洲市三三一醫院 劉映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