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
蜂蜜是一種常見的天然食物,幾乎所有人都吃過。可你有沒有想過,就是這種深受大眾喜愛的食物,也能讓人中毒,而且中毒的對象居然是未滿周歲的小寶寶。
有人把蜂蜜比作糖水,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蜂蜜又稱甘蜜,是蜜蜂利用花粉釀制的蜜。從成分上來看,可以理解為糖的過飽和溶液,其中糖類含量約占80%-85%,以葡萄糖與果糖這兩種單糖為主。水分僅占20%左右。此外,蜂蜜中還含有一些微量物質和雜質,比如含過氧化氫、酚酸等。當然,不同品類的蜂蜜成分上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從成分上來看都是好東西啊,據說甚至還可能有養生的效果,怎么就能讓小寶寶中毒呢?
其實,如果只是上述這些成分確實不會對健康有風險,但是不少蜂蜜中還會混入一些有害物質,比如肉毒桿菌及其芽孢。肉毒桿菌是一種只能在無氧條件下生長繁殖的細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里,以土壤中居多。在天然蜂蜜中曾檢測出少量的肉毒桿菌,但這些東西并不是人為添加的,在相關專業文獻資料中也沒有明確來源的記載,但有學者推測,土壤和灰塵中往往含有這種細菌,蜜蜂在采花粉釀蜜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把遭到污染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進而導致蜂蜜被污染。同時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蜂蜜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也易受肉毒桿菌污染。
一般來說。肉毒桿菌中毒并不是致病菌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肉毒桿菌產生的毒性極強的毒素所致。嬰幼兒食用被肉毒桿菌或芽孢污染的蜂蜜后,由于其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不夠穩定,抗病能力差,致使食入的肉毒桿菌容易在腸道中繁殖,并產生大量毒性較強的肉毒毒素。同時,嬰幼兒肝臟的解毒功能又非常有限,就容易出現中毒。
肉毒桿菌中毒有多嚴重?為何在嬰幼兒身上屢屢發生呢?
肉毒桿菌毒素是一種毒性較強的神經毒素,這種毒素專門侵害人體的神經系統,其毒性比氰化鉀大得多,對成年人的致死劑量僅為0.01毫克左右,嬰幼兒則更低。當嬰幼兒出現肉毒桿菌毒素中毒后,依據癥狀輕重不同,可出現便秘、吸乳無力、食欲下降和發育停滯等健康問題,嚴重時會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正常情況下,蜂蜜中混入的肉毒桿菌和芽孢量較少,而肉毒毒素又是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產生的,加之成人抵抗力強,可抑制肉毒桿菌在體內的繁殖,所以并不容易出現中毒現象。正因如此,很多家長就誤認為自己吃了沒事就代表蜂蜜是安全的。再加上不少人相信蜂蜜是天然食物富含營養,便將蜂蜜喂食給嬰幼兒,這也是導致頻發中毒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嬰幼兒是不推薦食用蜂蜜的。在2025年新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就明確要求嬰幼兒谷類輔食不得使用蜂蜜作為原料。
那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蜂蜜呢?
首先,蜂蜜確實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食品。盡管可能會混入一些有風險的物質,但這種情況也相對較少,對于成年人而言并不會構成健康威脅,但盡量要購買正規產品。其次,蜂蜜是一種天然的含糖食品,可以作為添加糖的替代品,但是每天食用量建議不要超過30克為宜,一歲以上兒童減半。同時,對于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少吃,患有胃酸過多或胃潰瘍的人不要空腹食用。此外,蜂蜜并非“萬能保健品”, 無法替代藥物,對美容、減肥、增強免疫等功效的宣傳缺乏足夠科學證據,需理性看待。
本文為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張宇 營養學博士
審核: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副研究員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