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馬女士,因持續半年的不規則出血(月經后兩周又出血,量時多時少)到醫院就診時,被診斷為子宮內膜癌;

29歲的郭女士,持續不規則出血3個月,自認為是“工作壓力大”,可病理報告顯示為子宮內膜非典型性增生,一種癌前病變;

45歲的何女士,將異常大量出血視為“更年期正常現象”,直至嚴重貧血暈倒才就醫,檢查確診為黏膜下子宮肌瘤。

這三位女士的經歷令人心驚,子宮不規則出血背后竟隱藏著如此大的危險。今天,長沙市第四醫院病理科專家特別提醒廣大女性朋友,要高度關注身體特有的“紅色警報”——異常子宮出血,絕非簡單的“月經不調”,而是子宮發出的重要健康預警信號!

警惕子宮的“異常信號”

想象子宮如同一座精密的建筑,規律的月經則是對它周期性的“維護”。但當出現以下情況,請務必提高警惕,這可能是子宮在“求救”:

**1.非經期不規則出血:**如同房后出血、絕經后再次出血。

**2.月經量過大:**每小時需要更換衛生巾,甚至還不夠。

**3.經期過長:**月經持續超過7天仍淋漓不盡,甚至“血流不止”。

**4.經血性狀異常:**有大量如“果凍”狀的血塊持續出現。

揭秘異常出血的“六大元兇”

通過顯微鏡下的組織分析,常常發現異常出血與以下原因密切相關:

**1.內分泌失調(激素波動):**處于青春期、更年期,或者患有內分泌疾病時,雌激素與孕激素失衡,會導致子宮內膜無法規律脫落,從而引發不規則點滴或大量出血。

**2.子宮結構性病變:**如子宮肌瘤、息肉,這些宮腔內的“不速之客”會增大子宮內膜面積或影響其穩定性,容易導致接觸性出血(如同房后)或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3.子宮內膜病變:

**子宮內膜增生:**分為單純性增生、復雜性增生和非典型性增生,而非典型性增生是明確的癌前病變。

**子宮內膜癌:**不規則出血是子宮內膜癌最典型的早期癥狀。

**4.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凝血因子缺乏等血液系統疾病,會導致凝血機制異常,表現為月經量過大,甚至難以控制。

**5.宮內節育器(IUD)影響:**放置節育器后3-6個月內,出現少量點滴出血屬正常適應過程。但若持續出血、出血量多,或伴隨腹痛、發熱,就要警惕IUD移位、嵌頓或宮腔感染。

**6.全身性疾病影響:**甲狀腺功能異常(甲亢/甲減)、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干擾內分泌或凝血,導致月經紊亂。

生活中應該如何做?

長沙市第四醫院病理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國群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子宮異常出血非小事,忽視可能延誤治療良機。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記好月經日記:**記錄經期時間、經量(如衛生巾更換頻率/數量)、有無血塊、痛經等,這些都是判斷異常的重要依據。

**2.識別緊急信號:**若出血量極大,連續2小時每小時浸透2片或以上衛生巾,或出現頭暈、乏力、心悸等明顯貧血癥狀時,請立即就診。

**3.就診檢查準備:**常規婦科檢查及超聲最好避開月經期。宮腔鏡等侵入性檢查前,通常要求檢查前3天內避免性生活,并遵醫囑進行其他準備(如陰道清潔)。

長沙市第四醫院病理科主任、主任醫師陳國群說,關注子宮異常出血,就是關愛女性健康之本!當您發現子宮異常出血時,請及時推開診室的門,讓專業的醫療團隊為您保駕護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四醫院 戚嘉琳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長沙市第四醫院 戚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