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振輝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 副主任護師

審核:馬海軍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 副主任醫師

50多歲的李阿姨最近發現眼眶周圍的皮膚異常發紅,老伴兒調侃道:“你這情況,跟京劇演員上了彩妝似的。”李阿姨也沒太在意。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這天,老伴兒喊李阿姨一起去超市買菜,卻發現她躺在床上無精打采,整個人顯得疲乏無力,嘴里念叨著身上肌肉酸痛,對老伴的呼喊置之不理。

這樣的情況持續好幾天,老伴兒實在放心不下,帶著她去了醫院。檢查后,醫生診斷李阿姨為“皮肌炎”。老兩口一聽懵了:“這是個什么病啊,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這個病?”

一、皮肌炎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呢?

皮肌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骨骼肌和皮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還可發生以肺臟為主的多臟器損害,其臨床特征為獨特的皮膚損害和肌無力。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該病的發生與自身免疫、環境、遺傳因素等有關。

二、皮肌炎的受累部位有哪些?

1.皮膚損害

(1)向陽疹:本病的特征性皮疹之一。表現為上眼瞼或眼眶周圍紫紅色皮疹,可為單側或雙側,光照后癥狀加重(“光過敏現象”)。這種皮疹還可出現在臉頰、鼻梁、頸部、前胸等部位。

(2)“披肩”征:皮疹出現在肩背部,形似披肩。

(3)“槍套”征:皮疹出現在臀部及大腿外側,像槍套一樣。

(4)Gotrron疹:出現在關節的伸面,特別是掌指關節、指間關節或肘關節伸面,還可出現在膝關節伸側及踝關節內側等部位。皮疹為紅色或紫紅色斑丘疹,邊緣不整齊,可融合成片狀,表面常覆有皮屑。

(5)甲周病變:指甲周圍出現紅色斑點或瘀點,皮膚過度角化,表現為皮膚干燥、皸裂、潰瘍等。

(6)“技工手”:在手指的掌面和側面皮膚過度角化、裂紋及粗糙,類似于長期從事手工作業的技術工人的手。

2.肌肉受累

四肢近端肌肉最易受累,表現為上、下臺階困難,下肢不能抬步,下蹲后無法起立,上肢抬臂困難。當咽部或食管上段橫紋肌受累時,可出現吞咽困難,甚至呼吸肌麻痹。

3.肺部病變

常見的肺部病變為間質性肺炎,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干咳、呼吸困難。

4.消化系統受累

主要表現為食欲降低、消化不良、腹脹等。

5.心臟受累

主要表現為心慌、胸悶。

6.并發惡性腫瘤

皮肌炎與腫瘤的發生存在相關性,腫瘤可發生于皮肌炎之前,或同時發生,也可發生于皮肌炎之后。

三、由于本病早期癥狀不典型,易被忽視或誤診,那么應該如何早期識別皮肌炎呢?

請記住以下癥狀:①出現皮疹;②四肢肌肉疼痛、無力;③咳嗽;④心慌、胸悶;⑤關節腫痛;⑥不明原因感到乏力、厭食、發熱、體重下降等。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盡快就醫。

四、懷疑皮肌炎,要做哪些檢查?

1.肌肉磁共振成像、肌電圖檢查、病理活檢:這3項檢查的目的是明確診斷,評估肌肉損害的范圍及程度。

2.血清肌酶譜測定: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肌酸激酶水平高于參考值。

3.自身抗體檢查:分為肌炎特異性自身抗體(如抗Jo-1抗體、抗Mi-2抗體)和肌炎相關性抗體[如抗核抗體(ANA)]等。

五、如何降低皮肌炎的發生風險?

1.避免紫外線暴露:曬太陽會加重皮膚受損,如需外出,務必穿著長袖衣物,佩戴帽子和太陽鏡。減少光敏感食物的攝入,如芹菜、香菜等。

2.預防感染:不去人口密集或臟、亂、差的環境,以免讓細菌、病毒有可乘之機。

3.充足休息,避免熬夜:足夠的睡眠和休息對于免疫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確保每天充足睡眠,以幫助身體恢復和抵抗疾病。

4.定期鍛煉:適度運動有助于維持肌肉的功能和關節的靈活性。咨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制定合理的鍛煉計劃,避免肌肉過度用力。

5.健康飲食:皮肌炎患者的食療需兼顧營養均衡與病情調理,以下是一些關鍵要點。①補充優質蛋白,可多吃雞蛋、牛奶、瘦肉、魚肉、豆制品等,有助于肌肉修復。②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C(來源食物如橙子、獼猴桃、西蘭花)和維生素E(來源食物如堅果、植物油)有抗氧化作用,能減輕炎癥反應;B族維生素(來源食物如全谷物、綠葉菜)可促進新陳代謝。③適量補充礦物質,鈣(來源食物如牛奶、蝦皮)和鉀(來源食物如香蕉、土豆)對維持肌肉功能有益,尤其是長期服用激素的患者,需注意補鈣以預防骨質疏松。食療是輔助手段,需配合規范治療,若患者病情變化或有過敏史,建議咨詢醫生或營養師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最后提醒大家,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改善皮肌炎預后的關鍵!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