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被稱為“粉紅殺手”,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對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為什么中西醫結合醫生會建議手術后進行下一步治療?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腫瘤四科唐蔚主任帶領的專家團隊將從多維度為您科普。

乳腺癌高危因素的界定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腫瘤生物學特征、臨床病理特征兩方面。

**1.生物學特征:**如激素受體陰性(ER/PR-)、HER2陽性或三陰性乳腺癌(TNBC),這類腫瘤侵襲性強、預后較差。

**2.臨床病理特征:**包括腫瘤體積較大(>5cm)、淋巴結轉移(尤其是≥4枚)、組織學分級高(G3)、脈管侵犯等。

此外,年輕患者(<35歲)存在BRCA1/2基因突變者也屬于高危人群。這些因素顯著增加術后復發和遠處轉移的風險,因此需要通過輔助治療進一步干預。

術后治療的核心作用

**1.降低局部復發率:**放療是保乳手術或淋巴結轉移患者的標配治療。研究顯示,術后放療可使局部復發風險降低50%~70%,尤其是對于淋巴結陽性或腫瘤切緣接近的患者。

**2.減少遠處轉移:**化療和靶向治療能清除潛在的微轉移灶。例如,HER2陽性患者接受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5年無病生存率可提高10%~15%;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通過含鉑方案化療顯著改善預后。

**3.調控激素依賴性腫瘤:**內分泌治療(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劑)可阻斷雌激素對腫瘤的刺激,使激素受體陽性患者的10年復發風險降低40%~50%。

個體化治療策略

高危患者的治療需基于**分子分型和臨床分期制定精準方案。**例如:

**1.三陰性乳腺癌:**以化療為主,部分患者可考慮PD-1抑制劑或PARP抑制劑(如BRCA基因突變者)。

**2.HER2陽性型:**化療聯合抗HER2靶向治療(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雙靶方案)。

**3.激素受體陽性型:**內分泌治療聯合CDK4/6抑制劑(如阿貝西利等)。

此外,如21基因復發風險評估(Oncotype DX)等多基因表達譜檢測可幫助評估化療獲益,避免過度治療。

**中醫藥治療:**中醫藥治療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如口服中藥減毒增效,穴位貼敷緩解局部疼痛,隔物灸、穴位注射緩解放化療嘔吐,耳穴壓豆改善焦慮失眠,中藥聯合理療治療患側上肢淋巴水腫,中藥泡洗治療末梢神經病變,中藥外敷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等。

治療中注意事項

腫瘤四科唐蔚主任提醒:術后治療持續時間較長(如內分泌治療需5~10年),乳腺癌患者需要遵醫囑定期復查、按時治療,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心臟毒性等)也應及時告知醫生。

對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術后治療是根治性手術的必要補充,能夠顯著改善生存率。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基于分子分型的個體化策略將進一步優化治療效果。因此,患者應配合臨床醫師評估風險,制定規范化、全方位的治療方案,以實現最佳預后。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腫瘤四科 蔡夢婷 俞天俊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蔡夢婷 俞天俊